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5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221篇
内科学   22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1197篇
综合类   2376篇
预防医学   417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989篇
  35篇
中国医学   146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心肌顿抑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又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是指心肌短暂缺血尚未造成心肌坏死,但再灌注恢复正常的血流后其机械功能障碍却需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心肌顿抑的出现终于改变了人们对心肌缺血“全或无”的认识。随着临床上溶栓、介入、手术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的广泛应用,心肌顿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就心肌顿抑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0例混合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5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病人,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 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同步心电图监测,改良的微创切口,自制的乳胶管垫片阻断LAD,结合心电图、肉眼观及HE检查作为判断结扎成功指标.结果 建模48只,成功率81.5%.结论 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心脏暴露好、阻断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早期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配合中药熏洗坐浴方法。结果53例混禽痔患者鍪译疗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诊手术呼合中药熏洗坐浴方法治疗早期混合痔,疗效满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5.
韩大爷今年75岁,10多年前就患了“小肠气”。前几年,儿女们一直劝他去做手术。他想:如今自己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能活几年呢?还做什么手术啊!于是这事就被耽搁下来了。前几天,韩大爷晨练出汗后未及时穿衣着凉了,诱发“老慢支”复发,咳嗽不止。一天晚上他阵咳之后突感腹部疼痛,再摸右大腿根部,发现疝气掉下来了。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急性期嵌顿痔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对100例嵌顿痔患者早期采用外剥内扎术加侧方括约肌切断术。结果100例嵌顿痔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8天,术后随访观察三年,肛门功能正常,大便通畅,无狭窄或失禁等后遗症。结论早期治疗急性嵌顿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治疗确切,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02年10月~2004年12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心理干预组89例。对照组服用吗丁啉;心理干预组口服吗丁啉模拟片(空白片),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开放式和讨论式的交谈方式,使其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并利用图片、录像、小册子等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二级康复教育。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测评,应用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评估患者消化道不良症状的程度。结果:①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比较:心理干预治疗后第1周,两组评分接近(P〉0.05),第2、4、8周,心理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⑦两组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后第1周,两组评分接近(P〉0.05),第2、4、8周,心理干预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情绪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提示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巾,对那些心理障碍明显的患者进行心理学治疗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98.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剖学及病因学探讨。方法对35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采用手法复位5例,成功2例;手术治疗33例。肠坏死9例,睾丸坏死6例,睾丸明显淤血肿胀、张力高、呈紫红色7例。松解疝环、回复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术11例,肠切除吻合4例,肠造瘘5例,切除睾丸6例,温盐水热敷及睾丸白膜切开减压7例。结果痊愈出院34例,切口感染3例,死亡1例(死于败血症);随诊30例,复发3例;肠造瘘患儿3~6个月后均返院行肠闭瘘术,痊愈出院;随诊睾丸包膜切开减压的7例体查及B超检查睾丸大小及质地均正常。结论新生儿嵌顿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睾丸及肠坏死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9.
“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alon of China,CISC)是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倡议下,由吕树铮教授(CISC主席)和陈韵岱教授(CISC秘书长)等创建。CISC是俱乐部形式的民间学术团体,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把全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聚在一起,讨论怎样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水平、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引申出一系列针对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性问题。CISC2007刚刚闭幕,下面将沙龙中与会专家们与会员讨论的几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0.
重度嵌甲手术治疗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重度拇趾嵌甲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目前在基层治疗以拔甲最为常见,但是2~3个月易复发,以致造成病人长期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劳动生产力。笔者经宋进臣主任医师指导,采用切除趾甲、甲母、甲床、重建甲沟的手术方法治疗病人60例,疗效显著,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易愈合,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