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7篇
  免费   2163篇
  国内免费   1650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798篇
妇产科学   269篇
基础医学   3329篇
口腔科学   217篇
临床医学   5118篇
内科学   3811篇
皮肤病学   752篇
神经病学   407篇
特种医学   8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529篇
综合类   9992篇
预防医学   2356篇
眼科学   198篇
药学   3089篇
  48篇
中国医学   1935篇
肿瘤学   2287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1145篇
  2022年   1034篇
  2021年   1324篇
  2020年   1147篇
  2019年   1020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766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058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529篇
  2011年   1720篇
  2010年   1690篇
  2009年   1617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725篇
  2006年   1782篇
  2005年   1822篇
  2004年   1538篇
  2003年   1473篇
  2002年   1187篇
  2001年   1183篇
  2000年   877篇
  1999年   826篇
  1998年   836篇
  1997年   775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815篇
  1994年   624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76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睾丸附睾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分布和功能与局部的免疫稳定有关。本研究发现正常小鼠睾丸间质内淋巴细胞少,以CD8细胞为主。附睾淋巴细胞较丰富,分布在附睾管上皮内和间质中,也呈CD8细胞优势。睾丸附睾内有大量的间质巨噬细胞,有活跃的染料吞噬功能,静态时MHcⅡ类分子(Ia)表达弱,而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睾丸炎(EAO)病灶中呈强阳性。推测正常小鼠睾丸附睾内呈CD8细胞的优势分布和巨噬细胞Ia弱表达是局部免疫抑制效应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3.
自1983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小儿白血病81例。本文回顾分析其发病年龄、季节分布、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转归,并探讨影响小儿白血病诊治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84.
肾阴虚造型及补肾中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在小鼠体内复制肾阴虚证模型及在造型时给予补肾中药,以观察造型及补肾中药对免疫标胸腺、脾脏重量及脾细胞IL-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型使上述免疫指标民正常对照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肾阴中药对造型所致的免疫指标改变具有拮抗作用,与造型组比较每项指标差别都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肾阳中药则未见明显拮抗作用,反而使胸腺重量减轻更加明显,与造型组比较差别  相似文献   
85.
86.
建立了小鼠脾脏、胸腺细胞体外转化微量培养系统,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点蜡法充CO_2,简便易行,效果好.RPMI-1640培养基内补充胎牛血清,其浓度确定为在脾细胞培养为10%,在胸腺细胞培养为20%.脾细胞培养最适细胞密度为2~5×10~6/ml,Con A最适量为2~4μg/培养;胸腺细胞培养细胞最适密度为1×10~7/ml,Con A最适量为2~4μg/培养.两种已知免疫活性的药物在脾细胞培养体系有明确肯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87.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T淋巴细胞受体α链可变区基因表达为例,介绍用~(32)P标记的人工合成寡核苷酸探针对PCR产物特异性作阳性证实的方法。该法以干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物、相对较为简便和省财。用Ca探针以干凝胶作支持物的杂交结果,证实29个Vα基因的PCR扩增中物均为特异性的,放射自显影的带型与位置和溴乙锭染色所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8.
不同时期的典型何杰金氏病18例,用抗PC_(10)、L_(26)、UCHL-1抗体作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无一例阴性病例。PC_(10)阳性的HRS细胞百分率与传统分类比较有相关性。L_(26)和UCHL_1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1.3%~21.5%和38.2%~49.5%。表明不存在单一的B或T细胞免疫表达。提示HRS细胞与背景中淋巴细胞之间其细胞来源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将300例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用KL型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以银染核仁灰度面积与细胞核灰度面积比值(I.S%)表示.结果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在各年龄组内男、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老年组I.S%值比青年组低(P分别小于0.05、0.01),老年组又比中年组稍低(P>0.05).I.S<6%者所占比例在中、老年组中也远高于青年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含量存在随年龄递减的趋势,提示人体在逐步走向衰老的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也渐渐下降.临床可将T淋巴细胞核仁嗜银蛋白(Ag2NORs)作为一个免疫指标,通过检测达到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on T and B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Pemphigus Vulgaris (PV) patients to further study its biological therapeutic function for PV. Methods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was first identified, expressed and purified, and then its effects on T and B lymphocyte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were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by ELISPOT assay and MTT assay. Results :The purity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Dsg3EC1-2PE40 was up to 80%. In ELISPOT assay, with Dsg3EC1-2PE40, the overall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among PV patients was only about 60% of the comparable number with Dsg3EC1-2. The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of PV patients was inhibited markedly by Dsg3EC1-2PE40.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with Dsg3EC1-2PE40 and Dsg3EC1-2. Conclusion: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decrease the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in PV patients and can inhibit or kill T cell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