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VEGFR(VEGF receptor)所介导的“出芽式血管生成(sprouting angiogenesis)”,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靶向VEGF以及VEGFR的药物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如bevacizumab、sorafenib、aflibercept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方式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在临床上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成功实现了相关药物的临床转化。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抗VEGF/VEGFR靶向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肿瘤对药物的抵抗性以及药物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这些问题同时也是转化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故新靶点以及新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对抗VEGF/VEGFR抗癌药物研发和治疗的背景、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为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的推进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征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儿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呕吐恶心及反酸嗳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12/2011-10我院确诊的年龄20天龄~2月龄的37例41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分阶段进行保守治疗及手术干预。年龄<6月龄的患儿采用保守泪囊按摩,年龄>6月龄的患儿保守治疗不愈者实施泪道探通术。结果:全部患儿完成随访,25眼(61.0%)经保守治疗在6月龄前治愈。16眼(39.0%)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在6月龄后接受泪道探通,其中14眼一次性探通成功。2眼二次探通成功。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6月龄前可首选保守按摩治疗,6月龄后手术干预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案的术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a来26例45眼固定性内斜视患者手术治疗过程。2000-01/2006-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术式I) 治疗17眼,2007-01/2010-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折叠并固定于颞侧眶骨膜术(术式Ⅱ) 治疗28眼。结果:采用术式I的17眼,术后第1d有4眼发现内斜>15°,即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于过矫5°~10°,术后随访1a左右眼位外斜5°左右。13眼随访6~18mo,其中7眼复发内斜10°~30°,均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并过矫于外斜5°~10°,术后随访1a以上眼位在外斜5°左右。采用术式Ⅱ的28眼,术后第1d复查发现眼位均过矫与术中设计情况类似,出院后随访1~2a术眼眼位均在外斜5°左右,2例随访3~4a, 眼位轻微外斜5°以内。 结论:常规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治疗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逐渐回退,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手术效果良好,安全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长期随访回退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绵阳市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方法:普查社区登记确诊的749例DM患者,通过询问和检查获得病史资料,采用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立DR诊断,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脂联素。结果:DM患者749例中共确诊DR患者151例,DR的患病率为20.2%。非增殖型和增殖型DR分别为108例(71.5%)和43例(28.5%)。空腹血糖在DM、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中分别为7.86±0.93mmol/L,8.24±217mmol/L,8.35±3.89mmol/L,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脂联素在这三类居民中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6.24%±1.34%,7.12%±1.51%,7.94%±1.75%和8.48±2.89mg/L,6.74±2.11mg/L,4.57±1.82mg/L,三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在DM居民中DR患病率高,需密切监测DM患者的高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清脂联素,以控制DR患病。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为DR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人口学特点及回汉分布进行调查,完成最后一步抽样,确定具体的社区及村镇的样本量,填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调查表。分析宁夏地区DR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结果:3001例中共发现7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DR患者13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7.11%,占所有受检者的043%(人群患病率);其中男5例,女8例,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城市和农村间男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城市和农村间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城市女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高于农村。3001例中汉族1734例中共发现8例DR患者,患病率0.46%,回族1240例中共发现4例DR患者,患病率0.32%,汉族和回族患者的D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确诊的DR患者中,糖尿病病程<5a者1例(7.69%),5~10a者4例(30.77%),>10a者8例(61.54%)。合并高血压者10例(76.92%);合并高血脂者8例(61.54%)。结论:DR在宁夏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7.11%,占所有受检者的0.43%(人群患病率)。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城市女性DR患者高于农村。DR在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比较,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显著性。汉族和回族患者的DR患病率比较,汉族高于回族,差异有显著性。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是DR发生的高危因素,对高危糖尿患者人群的定期眼底检查及高危因素的检测是防治DR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李娜  孙时英  崔兰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8):1515-1517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术后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要妥善处理,就需了解其复发因素,针对其病因采取相应的再治疗。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文献进行回顾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致伤后早期细胞发生的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和发生反应性胶质化的规律。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体外Müller细胞的培养并建立高压气体冲击损伤模型,检测细胞致伤后早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致伤后3h左右GFAP的表达量明显增强,以后24h内持续性高表达,并与损伤强度呈正比(P<0.05);LDH的释放增加主要出现在损伤后30min内;损伤后30min各组致伤细胞凋亡率呈非显著性差异(P>0.05),3h后细胞凋亡率增高,6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结论:Müller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触发GFAP 表达增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1, HPA-1)抑制剂应用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体外培养人RPE细胞,选择第5代细胞用于实验。倒置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硫代磷酸甘露醇戊糖(phosphomannopentaose sulfate, PI-88)对人RPE细胞体外生长的干预效果,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1 tetrazolium bromide, MTT]比色法检测RPE细胞A570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RPE细胞角蛋白和HPA-1表达。 结果:体外增生的RPE细胞胞浆和细胞核HPA-1呈强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内表达为主,PI-88干预后细胞浆表达减弱。PI-88对体外RPE细胞的增生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抑制关系,药物干预72h细胞A570值随质量浓度不同表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同一质量浓度,药物质量浓度达到100mg/L及以上时,48~72h才表现A570值减小的趋势。结论: HPA-1抑制剂可抑制体外培养RPE细胞的增生,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