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信号通路中EGFR、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KRAS)、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 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BRAF)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α亚单位(phosphatidylinositol -4,5- 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3KCA)基因的突变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为酪氨酸酶抑制剂(tyrasin kimase inhibitor, TKI)临床用药与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urPlex-xTAG70plex液相芯片技术平台检测中国430例NSCLC患者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paraffin embedded, FFPE)组织中EGFR、KRAS、BRAF和PIK3CA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基因的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KRAS、BRAF和PIK3CA的突变率分别为41.2%,79%,0.7%和3.7%。EGFR外显子19、21在女性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 在肺腺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肺癌(P<0.01),在无吸烟史患者中的突变率高于有吸烟史的患者(P<0.01)。相反地,KRAS突变在男性患者中的突变率高于女性(P<0.05),在肺腺癌中的突变率高于肺鳞癌(P<0.005),有吸烟史患者的突变率高于无吸烟史患者(P<0.01)。在肺腺癌患者中PIK3CA的突变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肺癌(P<0.01)。结论: EGFR和KRAS基因突变率与性别、组织学类型及吸烟史密切相关。在检测中发现EGFR和KRAS双突变,此外PIK3CA突变并非与EGFR和KRAS突变互斥。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化疗方案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endritic cells-cytokine-induced killer,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收治的1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以OXA为主的方案化疗,包括FOLFOX 4方案,即OXA+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c,CF)+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或GEMOX方案化疗,即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OXA,化疗结束后2~3 d回输DC-CIK细胞。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tumor progression,mTTP)、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和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4例,总有效2/11例,DCR 7/11例;mTTP为4.1个月;mOS为11.3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轻度周围神经毒性等化疗毒性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启动者。DC疫苗的肿瘤免疫治疗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其临床转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选择何种抗原负载方式则是其中之一。目前临床试验中常用的有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DC、重组肿瘤相关抗原负载DC及携带肿瘤相关抗原信息的mRNA转染DC三种方法。本文对此三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VEGFR(VEGF receptor)所介导的“出芽式血管生成(sprouting angiogenesis)”,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靶向VEGF以及VEGFR的药物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如bevacizumab、sorafenib、aflibercept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方式抑制VEGF/VEGFR信号通路,在临床上已被证明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成功实现了相关药物的临床转化。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抗VEGF/VEGFR靶向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包括肿瘤对药物的抵抗性以及药物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这些问题同时也是转化医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故新靶点以及新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对抗VEGF/VEGFR抗癌药物研发和治疗的背景、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为相关药物临床转化的推进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大肠癌是中国发病率排名第三的癌症。虽然近年来手术技术和术后化疗效果已经取得不小的进展,但大肠癌的预后仍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大肠癌干细胞Wnt信号通路在肿瘤复发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新靶点。大肠癌干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失调导致细胞内β-catenin水平升高,继而激活一系列致癌相关基因。因此,如果针对Wnt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阻止或逆转这些异常变化,将有助于治疗大肠癌。本文对以Wnt通路为靶标的小分子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展望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病征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儿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呕吐恶心及反酸嗳气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12/2011-10我院确诊的年龄20天龄~2月龄的37例41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分阶段进行保守治疗及手术干预。年龄<6月龄的患儿采用保守泪囊按摩,年龄>6月龄的患儿保守治疗不愈者实施泪道探通术。结果:全部患儿完成随访,25眼(61.0%)经保守治疗在6月龄前治愈。16眼(39.0%)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在6月龄后接受泪道探通,其中14眼一次性探通成功。2眼二次探通成功。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6月龄前可首选保守按摩治疗,6月龄后手术干预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案的术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a来26例45眼固定性内斜视患者手术治疗过程。2000-01/2006-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术式I) 治疗17眼,2007-01/2010-12采用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折叠并固定于颞侧眶骨膜术(术式Ⅱ) 治疗28眼。结果:采用术式I的17眼,术后第1d有4眼发现内斜>15°,即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于过矫5°~10°,术后随访1a左右眼位外斜5°左右。13眼随访6~18mo,其中7眼复发内斜10°~30°,均行外直肌眶骨膜固定并过矫于外斜5°~10°,术后随访1a以上眼位在外斜5°左右。采用术式Ⅱ的28眼,术后第1d复查发现眼位均过矫与术中设计情况类似,出院后随访1~2a术眼眼位均在外斜5°左右,2例随访3~4a, 眼位轻微外斜5°以内。 结论:常规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治疗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逐渐回退,内直肌断腱联合外直肌超常量缩短术式手术效果良好,安全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长期随访回退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绵阳市糖尿病(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方法:普查社区登记确诊的749例DM患者,通过询问和检查获得病史资料,采用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立DR诊断,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脂联素。结果:DM患者749例中共确诊DR患者151例,DR的患病率为20.2%。非增殖型和增殖型DR分别为108例(71.5%)和43例(28.5%)。空腹血糖在DM、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中分别为7.86±0.93mmol/L,8.24±217mmol/L,8.35±3.89mmol/L,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脂联素在这三类居民中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6.24%±1.34%,7.12%±1.51%,7.94%±1.75%和8.48±2.89mg/L,6.74±2.11mg/L,4.57±1.82mg/L,三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在DM居民中DR患病率高,需密切监测DM患者的高糖化血红蛋白和低血清脂联素,以控制DR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