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24篇 |
免费 | 633篇 |
国内免费 | 8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篇 |
儿科学 | 71篇 |
妇产科学 | 38篇 |
基础医学 | 468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1011篇 |
内科学 | 704篇 |
皮肤病学 | 243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1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26篇 |
综合类 | 2714篇 |
预防医学 | 1366篇 |
眼科学 | 70篇 |
药学 | 181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949篇 |
肿瘤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36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69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273篇 |
2014年 | 410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640篇 |
2011年 | 746篇 |
2010年 | 645篇 |
2009年 | 617篇 |
2008年 | 866篇 |
2007年 | 692篇 |
2006年 | 727篇 |
2005年 | 676篇 |
2004年 | 551篇 |
2003年 | 390篇 |
2002年 | 341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241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54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81篇 |
1991年 | 115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随着近年天然药物研究的快速发展,贝母属植物中涌现出许多新颖的化学结构和较好的药理活性,为了全面详细地总结这些研究,通过查阅和整理2014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生物碱是贝母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主要包括甾体生物碱和异甾体生物碱,甾体生物碱包括solanidine型和verazine型,异甾体生物碱包括cevanine型、veratramine和jervanine型,此外贝母属还含有香豆素、多糖、氨基γ-丁烯酸内酯、环肽、脑苷、黄酮等多种成分。贝母属植物化学成分具有镇咳、祛痰、抗肿瘤、抗糖尿病、胆碱酯酶抑制、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菌、保护肺损伤、治疗支气管炎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63.
天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冬系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中国药典》表述天冬"甘、苦、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功能,主治肺燥干咳、顿咳痰粘、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天冬虽系常用药食同源的补阴中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 建立鸡血藤药材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批次鸡血藤药材及其不同部位中缩合鞣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优化并建立了采用香草醛-硫酸显色体系测定鸡血藤药材中缩合鞣质含量的方法,反应条件为3 mL 3%香草醛,3 mL 40%浓硫酸,常温反应20 min,测定波长为500 nm。结果: 5个批次鸡血藤药材中缩合鞣质含量为3.99%~8.63%;其中3个批次药材不同部位的缩合鞣质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树脂状分泌物中含量最高,为8.14%~11.51%,木质部(5.39%~7.92%)和韧皮部(3.65%~6.90%)含量相对较少。结论: 香草醛-硫酸显色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用于测定鸡血藤药材中缩合鞣质的含量;缩合鞣质在树脂状分泌物中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高,为传统的鸡血藤药材质量的判断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地钱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萜类及芳香化合物,其中一些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及良好的医药应用前景.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的化学成分及有关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70.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68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近 5年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因 ,各年龄段、不同季节的主要病原及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原。 方法 对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院住院的 6 85例感染性腹泻病患儿进行病原检测分析 ,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者留取粪便标本后置 - 2 0℃存放待检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者留取粪便后立即送培养 ,迁延性、慢性感染性腹泻病每例均行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6 85例中检出各类病原共 4 75例 ,其中轮状病毒阳性 2 84例 ,检出率为 5 9.79% ,32 9例做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191例分离出细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属 97例 ,肠球菌 5 9例 ,福氏Ⅱ型痢疾杆菌 2 0例 ,鼠伤寒沙门氏菌 8例 ,阴沟肠杆菌 2例 ,肺炎克雷伯氏菌 2例 ,白色念珠菌 3例。迁延性、慢性感染性腹泻病 14 0例 ,大便培养阳性 10 3例 ,其中肠球菌 5 2例。 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 ,发病高峰为每年 11月至次年 2月。肠球菌与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