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29篇
  免费   3006篇
  国内免费   3088篇
耳鼻咽喉   256篇
儿科学   375篇
妇产科学   493篇
基础医学   3132篇
口腔科学   551篇
临床医学   4721篇
内科学   4287篇
皮肤病学   323篇
神经病学   691篇
特种医学   1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2287篇
综合类   14249篇
预防医学   3014篇
眼科学   337篇
药学   11091篇
  46篇
中国医学   8170篇
肿瘤学   2821篇
  2024年   350篇
  2023年   1089篇
  2022年   1030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942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051篇
  2016年   1191篇
  2015年   1406篇
  2014年   1935篇
  2013年   2077篇
  2012年   2988篇
  2011年   3242篇
  2010年   2742篇
  2009年   2797篇
  2008年   4338篇
  2007年   3490篇
  2006年   3274篇
  2005年   3841篇
  2004年   2870篇
  2003年   2474篇
  2002年   1864篇
  2001年   1671篇
  2000年   1349篇
  1999年   1149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752篇
  1995年   693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376篇
  1990年   360篇
  1989年   341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金粉蕨素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增殖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金粉蕨素对牛血清刺激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以终浓度为 10 %的新生牛血清 (NCS)作为刺激因素 ,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状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用Westernblot实验测定蛋白表达。结果 :与 10 %牛血清组相比 ,不同浓度金粉蕨素组的MTT测定值与细胞数目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其下降幅度呈浓度依赖性 ;10 μmol·L-1时达峰值 (P <0 .0 1)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金粉蕨素组G1期百分比 (85 .1% )高于10 %牛血清组 (70 .0 % ) ,而S期比例 (4 .3% )低于10 %牛血清组 (16.4 % ) ;Westernblot结果显示给药组P ERK1 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牛血清组。结论 :金粉蕨素能阻止细胞周期由G0 G1期向S期推进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此作用与其抑制ERK1 2磷酸化、影响MAPK ERK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汪玲  王桂平 《中国药师》2003,6(3):173-174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知前列腺素(PG)在炎症、发热和疼痛的病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80年代初又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通过抑制PG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而发挥作用的。此酶就是环氧合酶(COX)。COX有两种构型:①COX-1:体内大多数组织中都有此型环氧酶存在,一般认为它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②COX-2:主要存在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以基质金屑蛋白酶AP—N为靶点,寻找新的抗癌活性化合物。方法 以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酸—亮氨酸(AHPA-Leu)为先导化合物,借助计算机分子结构优化处理进行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了8个结构全新的AHPA衍生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内、体外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与结论 初步药效学评价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抑制S180肿瘤生长,其中化合物Ⅵ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诺氟沙星衍生物。方法 采用2-甲基-5-硝基咪唑、诺氟沙星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的物;测定目的物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 合成的9个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结论 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体内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3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5.
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对氟苯硫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氟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其中化合物3对大部分供试真菌活性强于或相当于对照品克霉唑。结论 硫色满目3位取代Mannich碱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6.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采用Pictet-Spengler法合成四氢异喹啉,再通过氮直接烃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了18个新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所合成的18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设计合成3-溴-4-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取代硫色(满)酮为原料,经溴化、氧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结果 共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其中化合物Vb的活性好于或相当于对照药。结论 硫色(满)酮3-位溴取代后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化学合成AP-N抑制剂类天然抗癌化合物AHPA-Val甲酯,初步探讨其抗癌作用与免疫学活性的关系。方法以丙烯酸、苯甲醛和缬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氯代、硝化、消除、加成、缩合和催化氢化等7步反应合成了AHPA-Val甲酯,用荷S180的昆明系小鼠进行初步抑瘤活性试验和增强免疫功能试验。结果AHPA—Val甲酯的化学结构经IR和1H—NMR波谱解析和元素分析所证实。在20 mg/(kg·d)剂量下,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为28.3%,免疫学廓清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HPA—Val甲酯的抗癌活性与其对机体的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方榄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酚酸类细胞周期抑制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摘要:目的阐明中国民间用于癌症治疗的中草药方榄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以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癌指标,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和流式细胞术,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利用谱学手段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 从方榄茎皮中分离鉴定了5个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酚酸类化合物: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乙酯(2)、没食子酸甲酯(3)、鞣花酸(4)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这些化合物抑制tsFT210细胞周期的MIC值为73.5μmol/L(1)、15.2μmoL,L(2)、16.3μmol/L(3)、20.7μmol/L(4)、6.6μmol/L(5),其中1和3为新细胞周期抑制剂。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方榄中得到,化合物2、3、5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0.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按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型胰腺炎2种。前者多见,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又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