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氧气吸入法是改善患者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的常用技术,吸入用具多采用双腔给氧管,根据吸入时间分为持续吸氧和间接吸氧两种。间断吸氧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反复吸氧,每次吸氧后将吸氧管裸挂在用氧装置上暴露于空气中。我院使用自制的床旁给氧保护袋,有效解决了间断吸氧患者给氧管的管理问题,现报道如下。1方法材料为一次性蓝色无纺布,经过环氧乙烷消毒处理。保护袋包括袋体和挂绳两部分。袋体为长方形(宽11 cm、高  相似文献   
22.
医用三通用于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善气管切开术后持续吸氧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术后已脱机且需持续吸氧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医用三通同时连接氧气管、湿化液管、头皮针软管,将头皮针软管置入气管套管内进行给氧与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双管置入。结果实验组气道湿化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医用三通既提高了湿化效果,又使氧气管与湿化液管合二为一减小了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23.
陈梅香 《全科护理》2012,(16):1519-1519
吸氧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常用的护理技术方法,耳挂式鼻塞吸氧管(江苏江淮医疗器械厂生产)因价格便宜、简单实用被临床广泛应用,湿化瓶上的氧气管与吸氧管之间常用玻璃接头衔接。玻璃接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易破损、易自然分离,不易消毒等特点,又被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帽所代替,但针头帽在制作氧气接头时需去掉直径小的一端,费事费力,还需制作接头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高频呼吸机接头改造后连接中心供氧的效果,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将4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造接头后的高频呼吸机,连接中心供氧装置,对照组连接氧瓶,观察使用呼吸机前和2h后血气分析,结果:两种供氧方法均能提高病人动脉PaO2和SaO2,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连接呼吸机民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改造后的氧气接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前,一次性气囊导管逐渐取代金属导管而广泛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中,因其无分支部分,给固定氧管带来困难。护士常用胶布将氧气管固定于气囊导管口壁上,给吸痰带来不便,且氧气管常因患者呼气、咳痰、躁动而脱落,极易造成污染,增加了护士工作量。鉴此,我们自2009年始,采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连接气囊导管固定氧气管,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6.
氧气吸入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骨科患者由于牵引等原因常采用头部朝向床尾方向的卧位,当患者需要吸氧时,由于患者体位常常需要延长氧气管才能进行相应治疗,以往我们常用医用玻璃接管连接另外的氧气管,使之达到足够的长度.但玻璃接管易摔碎,可伤及患者与医护人员,存在不安全因素.近来,我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保护套管制作吸氧连接管,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在病人治疗和抢救过程中,适当及时地建立有关治疗管道,并对这些治疗管道进行良好的护理,使其各置其位,各尽其职,以保证抢救治疗的成功.我科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病人24例,现将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管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人工气道氧气管的脱出率,保障患者有效的供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人工气道氧气管的脱出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本院神经外科ICU住院的人工气道患者190例,根据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气道氧气管脱出率从43.75%降到10%,经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步率为77.14%,目标达成率为139%;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八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发挥了集体优势,提高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了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气道氧气管脱出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9.
30.
<正>品管圈活动指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面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是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1]。2012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开展了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活动主题是降低危重患儿转运途中意外率,本文报道活动及其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自愿报名为原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圈员8人。沿用第一期圈名和圈徽,选出圈长1名,护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