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603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30篇
  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制备关节腔注射用氟比洛芬(FP)缓释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特性,UV法测定FP的含量。结果正交试验表明,PLGA的浓度是影响微球包封率的非常显著性因素。微球粒径范围为1.5~24.3μm,平均粒径为10.6μm,载药量为7.1%(W/W),包封率为92.7%,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本法制备的FP微球粒径大小适宜,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符合关节腔注射给药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氟比洛芬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每组80例。A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 B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2min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8ml。结果:腹痛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心脑综合征发生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手术并发症及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其扩宫和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后患者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00 m L与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50μg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200 m L与舒芬太尼150μ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仅为50μg,明显低于对照组(150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疗效确切,可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增强患者舒适感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中南药学》2020,(2):331-332
<正>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主要用于术后及癌症的镇痛,其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蓄积至创伤及肿瘤部位。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发热、头痛等。本院发生1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淋巴静脉吻合术A组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B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术后1、2、6、12h和24h的VAS评分、镇痛药的补救措施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1和2hV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h、12h和24h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淋巴静脉吻合术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不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利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表达心脏钠通道SCN5A基因并观察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对钠通道的影响。方法:野生型SCN5A基因和SCN1B基因共表达于HEK293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使用FA(0.15μM)前后的钠电流。结果:转染效率约为70%,和使用FA前相比,用药后在每一指令电压上钠电流都减小;在测试电压为-4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159.74±63.80)pA/pF降至(-94.48±62.63)pA/pF(n=7,P=0.012);通道稳态激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51.66±7.69)mV和(-58.19±2.45)mV(n=7,P=0.048);稳态失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83.55±3.21)mV和(-85.25±4.78)mV(n=7,P=0.041);通道失活后恢复τ分别为(33.86±23.18)ms和(67.71±58.58)ms(n=7,P=0.048)。结论:FA可以减小各测试电压下的钠电流峰值(电压电流曲线向上漂移);加速通道的电压依赖性激活,促进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失活,失活后恢复变慢。  相似文献   
37.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20-12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S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30例,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T_0)、12h(T_1)、24h(T_2)、48h(T_3)视觉模拟评分(VAS)、自控次数(PCA),记录术后出血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T_0~T_3时,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S组不良反应低于SF组(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并探讨塞来昔布联合氟比洛芬酯和塞来昔布联合地佐辛对肺癌围术期患者疼痛、炎性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0 min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联合氟比洛芬酯,研究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联合地佐辛。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治疗前后炎性反应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1)麻醉前(t_0)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成功后即刻(t_1)的MAP和HR较t_0显著升高,手术开始30 min(t_2)和手术结束时(t_3)均较t_1有所降低,拔管时(t_4)再次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t_1~t_4时的MAP和HR较为平稳,无明显变化,且研究组t_1~t_4时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随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术后2,4,6和12 h研究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麻醉前2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毕TNF-α、IL-6和IL-10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之后则开始下降,研究组术毕、术后12,24和48 h的血清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术前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3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和48 h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术后上述3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术后,2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塞来昔布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疼痛,降低其应激反应,预防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还可降低术后肺组织炎症反应,有效减轻肺损伤,减少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A)超前镇痛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并患有乳腺癌和青光眼的患者60例(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I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组30例患者在全麻前采用FA超前镇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PCIA)。观察麻醉前、术后4、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ASA状态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镇痛效果在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4、8 h时VAS评分高于同时点Ⅱ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循环抑制,无头晕、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全身麻醉下,由于减轻疼痛刺激可以防止血压及眼压的升高,因此对老年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