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觟gren'ssyndrome,pSS)患者唇腺组织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与pSS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0例pSS患者及10例对照唇腺组织中凋亡细胞及Fas、FasL、Bc1-2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组织细胞定位。结果pSS患者唇腺组织中腺泡上皮细胞(AEC)及导管上皮细胞(DEC)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浸润的单核细胞(IMC)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SS患者唇腺AEC、DEC及IMC中,Fas阳性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431,0.415,0.804;P<0.05);FasL阳性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654,0.619,0.489;P<0.01);Bcl-2阳性表达的细胞百分比,AEC和DE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M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EC和IMC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400,-0.364;P<0.05),但AEC与细胞凋亡率无相关性(r=-0.329,P>0.05)。结论pSS患者唇腺组织中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和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是导致腺体破坏进而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Fas、FasL增加及Bcl-2减少皆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Bcl-2在pSS唇腺IMC中表达增加暗示IMC似乎逃脱凋亡,形成炎性浸润灶。  相似文献   
392.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进行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BAP、尿DPD、尿Cr及跟骨密度(BMD)测定,并同时测定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比正常对照组(213±8.13U/L 比142±6.69U/L)、DPD排泄率较正常对照组(6.11±2.14nmol/mmolCr比3.24± 1.62nmol/mmo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成正相关(r=0.52)。结论 BAP、DPD/Cr是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9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例乳腺癌、12例癌旁乳腺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ERβmRNA和VEGFmRNA表达,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ERβ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0.274±0.124)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0.538±0.124)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0.459±0.13)(t=6.37、4.09,P均<0.01)。VEGF121、165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0.530±0.142、0.336±0.114)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0.184±0.098、0.137±0.059)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0.280±0.078、0.187±0.090)的表达(t=6.87和4.69、5.73和3.89,P均<0.01)。VEGF121、165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ERβmRNA表达水平与VEGF121、165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5和0.641,P均<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βmRNA表达下调,而VEGFmRNA表达上调。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者可能有利于淋巴结转移。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受ER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4.
目的为探求AMI后,KNHX-Ⅱ扩张冠状动脉及抑制明胶酶的机理和疗效。方法建立大鼠AMI模型,通过观察实验动物梗死区心肌的染色及MMPS含量的变化,并测定血浆中CGRP含量的变化来说明这一机制。结扎大鼠LAD,造模成功术后2小时,颈总动脉取血,制备血浆,采用放免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处死大鼠后取梗死区心肌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测定金属基质蛋白酶的含量(定性分析)。通过光镜观察MI的程度。结果KNHX-Ⅱ能明显提高血浆中CGRP的含量降低MMPS活性,并随着剂量的增加与治疗作用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95.
Kramer MS  陈晓军 《生殖与避孕》2005,25(11):694-695
1 背景观察性的研究(Krairier 1987:IOM 1990)显示,孕期体重增加和能量摄入与胎儿生长显著正相关,并可能与早产发生危险性下降有关。荷兰有关饥饿的研究(Stein 1975)发现,当孕妇在晚期妊娠时被强迫减少能量摄入时,胎儿生长显著降低,但对妊娠维持时间无影响。对能量/蛋白  相似文献   
396.
伴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尿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尿酸及肾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51例[男81例,女70例;平均年龄(72.28±9.45)岁]2003年住院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颈动脉多普勒检查有无颈动脉斑块划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及正常组,分析两组同期住院24h动态血压、心脏超声、血脂及尿酸、肌酐、尿素氮、血糖等结果。结果两组尿酸值分别为(374.6±122.8;317.5±93.0)μmol/L。颈动脉斑块组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02)。斑块组尿素氮、肌酐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5,P=0.017)。24h动态血压平均舒张压及白昼舒张压亦有明显差别。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25,P=0.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尿酸、年龄对颈动脉斑块有影响。结论高血压患者尿酸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尿酸水平及年龄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397.
398.
潘英利  孙浩  赵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71-1372
视网膜血管是惟一方便于活体直接观察,并能分辨动静脉的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病虽然是全身性疾病,但在视网膜上可出现相当典型的特征性病变,且病变程度与全身主要脏器病程度呈正相关,故眼底所见对疾病的诊断、鉴别、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客观依据。1对象与方法2002年4月~200  相似文献   
399.
400.
目的 探讨烧伤后创面真皮组织缺损、脂肪穹隆结构破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肢部位需要削痂的深Ⅱ度烧伤患者 2 4例 ,共 5 4个创面。削痂术中根据创面真皮脂肪颗粒的暴露程度分为 3组 :脂肪不暴露为A组 ,脂肪暴露少为B组 ,脂肪暴露多为C组 ;再根据削痂后创面是否植皮又相应分组 :A组未植皮组、植刃厚皮组 ,B组未植皮组、植刃厚皮组 ,C组植刃厚皮组、植中厚皮组 ;每小组 9个创面。用KS4 0 0型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患者的真皮厚度及脂肪颗粒暴露率 ;术后 6个月 ,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瘢痕随访情况。 结果 各组患者的真皮厚度及脂肪暴露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 5或 0 .0 1 ) ;随着真皮缺损的增加 ,创面脂肪暴露率也相应增加 ,两者呈正相关 (γ =0.5 5 4,P <0.0 5)。A组瘢痕温哥华评分明显低于B、C组 (P<0.0 5 );B组未植皮组评分为 3.71 4± 0 .4 98,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0 1 );创面移植与缺损厚度近似的真皮 ,其瘢痕评分相应减少 ;随着脂肪暴露率增加 ,其瘢痕评分也增加 (P <0.0 5 )。  结论 烧伤后 ,真皮组织缺损程度与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而脂肪穹隆结构的破坏也是瘢痕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