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13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45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952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4785篇
内科学   98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90篇
特种医学   17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642篇
综合类   7345篇
预防医学   1244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2488篇
  36篇
中国医学   3451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259篇
  2013年   1297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2058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784篇
  2008年   1835篇
  2007年   1882篇
  2006年   1841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68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比较Spotlight通道系统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微创治疗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7岁。患者随机分入Spotlight通道系统和MED技术治疗组,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的骨与韧带组织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Spotlight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1.4)min和(78.1±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的骨与韧带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otlight通道系统是"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具有与MED近似的临床疗效,且其由于操作灵活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更易为脊柱外科医师所掌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获随访15~52个月,平均35个月。ODI术前评分为(24.00±10.52)分,末次随访时为(6.94±5.53)分(P<0.001);VAS评分术前为(7.89±0.9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1.08)分(P<0.001);JOA评分术前为(7.33±5.18)分,末次随访时为(23.17±3.15)分(P<0.001)。动态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为(11.48±1.70)mm,末次随访时为(10.85±1.32)mm(P>0.05);椎间孔高度术前为(20.95±3.12)mm,末次随访时为(21.86±2.23)mm(P>0.05);ROM术前为(3.71±2.24)°,末次随访时为(2.72±1.90)°(P>0.05)。结论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融合节段均顺利获得融合,动态固定节段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和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术式更适用于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行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70例,其中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CDF)者38例,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ACCF)者32例.结果 ACDF组和ACCF组平均随访(15±5.2)、(13±6.2)个月,平均节段失血量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80±18.5 ml和193±67.2 ml,P =0.001);平均节段手术时间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61.7±16.9 min和83.4±28.2 min,P =0.02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5.8%和12.5%)和随访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5.3%和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前路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如椎体中部后方无致压物,建议选择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连续2节段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连续2节段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48例,26例行ACDF术,22例行ACCF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获随访16~58个月。两组间比较术后住院时间、JOA评分、交感神经症状评分、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及Cobb角丢失比较,ACCF组多于AC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CDF和ACCF治疗连续2节段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ACDF较ACC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更好地恢复和维持术后融合节段高度及前凸角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比研究经改良的显微内窥镜系统(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腰椎管狭窄症300例随机采用改良MED(A组)与传统开放手术(B组)治疗。比较手术出血等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共10例发生硬膜撕裂,经处理后治愈。B组随访4年后发生腰椎不稳4例,经再次手术治愈。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复查病情无复发。根据中华医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达到开放手术的满意疗效,且发挥了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利用椎间盘镜辅助微创置入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26例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在椎间盘镜系统及C型臂X线机监视下牵引复位,清理置钉区域软组织并置入重建钉内固定。结果 26例术后获随访6~30个月,除1例患肢缩短3 cm外,其他25例骨折均获良好愈合,未见髋关节功能障碍。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5.4分。结论椎间盘镜辅助微创置入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具有微创、直观、可操作性强、止血方便等优点,尤其在取钉时可高清晰辩认组织及钉尾,快速取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方法 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8例行扩大开窗、12例行椎间盘全切除后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cage植骨融合。结果本组随访7个月~6年,疗效按中华医学会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3.3%。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患者应认真进行体格影像学检查,明确原因,选择合理的方式再手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与开放式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行TLIF手术治疗的65例腰椎椎间盘突出伴节段不稳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传统TLIF的开放组(44例)及使用Mast Quadrant通道行TLIF手术的微创组(21例).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 微创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开放手术组少(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应用Mast Quadrant通道不但同样能够完成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操作,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发生下腰痛概率低等优点,是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否延缓椎间盘移植后的退行性改变。方法将髓中受细胞复合至同种异体椎间盘,体外培养后植入犬L4/k椎间隙作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行同种异体椎间髓移植。使用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分析评估植入椎间盘的转归并行组间比较。结果移植椎间盘可与宿主椎体实现骨性融合。对照组椎间盘术后退变明显,12周时其椎间盘高度及髓核信号比灰度值明显低于实验组,稳定性丧失明显;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移植椎间盘结构保持较好,髓核细胞数量较多,排列规则;对照组髓核形态保持欠佳,结构紊乱,髓核细胞数量减少,退行性改变明显。结论通过复合种子细胞实现异体椎间盘的组织工程化可有效延缓椎间盘移植后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和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超和CT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施行脾切除术或联合器官切除术.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选择化疗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至2013年6月.结果 脾脏占位性病变多无特异性症状,其中以左季肋区不适、胀痛为首发症状的4例,其余10例患者均无症状.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10/14,其中并存疾病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2/5.术前B超检查14例,明确诊断9例.CT检查9例,明确诊断7例.14例患者中,右侧卵巢癌、双侧卵巢癌与乙状结肠癌患者均与术后孤立性脾转移相关;其他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相关.合并左半结肠癌及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合并肾癌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转化患者和合并高血压及胆囊结石的脾淋巴管瘤患者的并存疾病和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同期发现.其余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先后发现.14例患者中行单纯脾切除10例,行脾切除联合其他脏器切除4例.5例经病理检查明确的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根据并存疾病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全身凶险性感染发生.14例患者中,2例脾肉瘤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年出现全身转移;合并右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3年出现横结肠转移;合并双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2年出现腹腔广泛转移;合并乙状结肠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术后4年死于腹腔肿瘤复发;合并左半结肠癌、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因左半结肠癌分期早,随访6年仍生存.其余9例并存疾病为良性疾病的患者随访时间内均生存.结论 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依靠术前影像学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在排除绝对手术禁忌证后采取外科治疗安全可靠,预后由并存疾病的进展和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肿瘤性质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