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9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368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560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48篇
特种医学   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66篇
综合类   1888篇
预防医学   531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835篇
  10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 探讨MRI放射状扫描序列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8 例疑有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的MRI常规扫描及放射状扫描图像,两者相互比较,并将常规扫描诊断结果、常规和放射状扫描两者相互结合后的结果分别与关节镜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扫描序列和放射状扫描序列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放射状扫描和常规扫描相结合能增加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常规检查(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于内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及后角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2.50%(62.50%),80.90%(95.23%),72.72%(78.78%);特异度为98.00%(94.00%),89.19%(78.37%),92.30%(92.30%)。MRI常规检查(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及后角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64.28%(78.57%),76.47%(88.00%),82.35%(94.11%);特异度为97.72%(96.45%),92.68%(85.36%),97.56%(97.56%)。结论 MRI 常规扫描结合放射状扫描对半月板边缘部、近根部的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细节显示优于常规扫描,二者结合可减少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放射状扫描序列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高尿酸血症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模型的皮层和海马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变化。方法采用含2%尿酸和2%氧嗪酸钾的高尿酸复合饲料饲喂大鼠12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认知功能,并利用1H-NMR分析大鼠皮层和海马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高尿酸血症大鼠显示较长的逃逸潜伏期,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且大鼠的皮层和海马中分别筛选出27和1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共有6种差异代谢物。γ-氨基丁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乳酸、甘露醇、牛磺酸和谷胱甘肽均有显著变化,可能作为高尿酸血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生物标志物,与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结论高尿酸饮食可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其诱发认知功能障碍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的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氧化应激、神经递质转化以及细胞膜功能的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206例。通过病理诊断显示乳腺癌患者206例,其中156例患者良性肿瘤。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观察乳腺癌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结果:206例患者中,发现216个病灶,其中116个恶性病灶,100个良性病灶,最小的肿块直径为5mm;呈现圆形、边界出清楚以及其边缘极为光滑为良性病灶,而呈现出不规则的边缘毛刺、边界不清楚以及分叶等为恶性病灶;良性病灶主要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纤维腺瘤及增生结节,而恶性病灶主要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浸润性小叶癌。结论:运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腺癌进行临床诊断其效果明显,在诊断中其敏感性较高,可保障患者诊断准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建立核磁共振氟谱测定五氟利多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 Varian-300核磁共振谱仪,四核宽带探头,氟谱检测观察频率:282.234 MHz;谱宽:150~-150ppm;脉冲宽度:谱仪的90度脉冲值15μs;增益值:30;采样时间:1s;采样次数:一般32次,浓度低时数百次直到信号峰清晰;样品溶剂为氯仿,毛细管内标含稀释的三氟乙酸。结果氟谱信号峰的积分显示五氟利多在水与盐酸中完全不溶,在氯仿中的溶解度最好。在氯仿中,Varian-300氟谱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出16ppm的五氟利多溶液,但需要合适的检测参数与扫描3 000次。检测不同浓度的氟谱,以毛细管内标标定,获得CF3氟信号峰的相对积分值,作图获得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99.95%。标准曲线法测定药片中五氟利多的含量为20.05mg,与说明书的实值20mg基本一致,实验RSD值为0.48%,平均回收率为99.70%。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用于未知样品或药片中五氟利多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验证核磁共振在扫描颞颌关节各种疾病中具有较高价值。方法:临床上将患病者置于特殊的核磁共振仪中,利用仪器的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患者颞颌关节内氢原子核,并引起这些原子核共振,同时会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当停止射频脉冲以后。由于氢原子能量较高时不稳定,需要通过释放能量达到基态。所以氢原子核会在释放能量过程中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电信号。同时仪器内的接受器会接收信号,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后得到模拟图像。结果:通过对多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同时进行 X 光等多设备检查。核磁共振加权图像可清楚显示颞颌关节的解剖结构,而且准确率较高。结论:核磁共振在颞颌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山东医药》2014,(38):F0004-F0004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暨临沂市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山东医高专附属医院,占地22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职工1150人,有13500平方米产科休养区,3000平方米层流净化手术区域,设百级、千级手术间19个,LDR家庭化产房12间,4000平方米重症监护病房,1900平方米分娩室,1600平方米儿童情景训练大厅。拥有美国1.5T超导核磁共振等设备1200余台(套),年门诊90佘万人次,出院4万佘人次,连续五年分娩量过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技术、TTC染色方法检测葛根素预处理对脑缺血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受试药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1、42、84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18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7天预防治疗后进行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手术。术后6 h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大鼠脑SE-T2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测量脑病变范围;术后24 h评分后取脑进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范围;取血清检测SOD、MDA。结果:葛根素42mg/kg预处理组大鼠缺血6 h和24 h行为障碍分别改善17.8%、33.3%;6 h脑病变范围和24 h梗死范围缩小29.4%、31.6%,血清MDA含量降低16.0%,SOD活力升高21.1%;葛根素84mg/kg较42mg/kg效果稍好,葛根素21mg/kg未见明显效果。结论:葛根素预处理能改善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受损神经功能,缩小脑病变范围,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检测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通过IMR进行分级评估术后该指标与患者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IMR(≤40或>40)进行分级.心肌梗死后7 d内及6个月后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并保持随访.结果 IMR>40时患者心肌出血发生风险显著增加(P=0.001);IMR>40与CFR≤2.0联合与微血管阻塞显著相关(P<0.05),与心肌出血无关(P=0.104);IMR≤40和CFR≤2.0联合与微血管阻塞和心肌缺血发生风险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梗死面积、体质量指数、高胆固醇血症、男性、IMR>40、糖尿病史与6个月时LVEDV变化显著相关(P<0.05).结论 IMR>40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LVEDV变化和临床预后相关联,与梗死面积无关.IMR具有较好的风险分层临床价值,可为心肌再灌注失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