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47篇
  免费   9316篇
  国内免费   8984篇
耳鼻咽喉   999篇
儿科学   2288篇
妇产科学   1486篇
基础医学   14669篇
口腔科学   2601篇
临床医学   22299篇
内科学   19245篇
皮肤病学   1729篇
神经病学   5239篇
特种医学   49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3篇
外科学   9999篇
综合类   51486篇
预防医学   11487篇
眼科学   2249篇
药学   20655篇
  391篇
中国医学   14394篇
肿瘤学   7443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2762篇
  2023年   4877篇
  2022年   5372篇
  2021年   6741篇
  2020年   5605篇
  2019年   4376篇
  2018年   2223篇
  2017年   3519篇
  2016年   3498篇
  2015年   3970篇
  2014年   5395篇
  2013年   5383篇
  2012年   7149篇
  2011年   7887篇
  2010年   6927篇
  2009年   6949篇
  2008年   7467篇
  2007年   6621篇
  2006年   6050篇
  2005年   6310篇
  2004年   4853篇
  2003年   9558篇
  2002年   12816篇
  2001年   11697篇
  2000年   9004篇
  1999年   6877篇
  1998年   5691篇
  1997年   5108篇
  1996年   5349篇
  1995年   4174篇
  1994年   3206篇
  1993年   1275篇
  1992年   1223篇
  1991年   1263篇
  1990年   1229篇
  1989年   957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应用微波-LsAB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胃癌、癌粘膜和正常胃粘膜组织进行DAKO-M1(DAKO-CD15、C3D1)表达研究,结果发现,DAKO-M1在癌中的阳性率最高为86.3%,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P<0.05和0.005)。DAKO-M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未分化型癌:++-+++”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分化型癌(P<0.05);DAKO-M1阳性胃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05),结果表明:DAKO-M1对胃癌是一种良好标志物,检测基表达状况,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一项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2.
PSA一直作为一种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被广泛用于临床,但随着对PSA的研究及对前列腺癌的深入理解,前列腺癌筛选的最佳PSA上限值还不知道,我们需要新的标记物,它们必须和预后紧密相关,而且经过严密的临床试验验证。近年来,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逐渐被人们认识和研究,研究发现,MIF作为一种多能细胞调节蛋白,是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新型分子,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生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3.
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纪文  张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906-90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与C反应蛋白 (CRP)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脑组织损伤中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12 0例患者和 76例正常人TNF α的含量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的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血TNF α和CRP含量均明显增高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有炎性反应 ,TNF α和CRP均参与脑组织损伤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G196A住点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158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BDNF基因G196A基因型检测和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评分,比较2组的结果,分析G196A位点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的LES中总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70%(119/170)、A等位基因频率为30%(51/170);对照组相应为51.3%(162/316)、48.7%(154/3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G等位基因频率与负性生活事件呈正相关(P<0.05,优势比为3.102,95%可信区间为1.118~8.609);A等位基因频率与负性生活事件呈负相关(P<0.05,优势比2.962,95%可信区间为1.038~8.451).结论:BDNF基因G196A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对负性生活事件敏感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5.
肿瘤坏死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检测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及正常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毒素诱生的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及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中TNF活性,探讨NTF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为关节滑膜炎,其增生及破坏少有自愈者。老年人(60岁以上)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又称为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认为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提示预后较差。而血沉是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一个指标。目的:通过一般情况和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对象:纳入于2002/2004在鞍山市汤岗子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AC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且发病均年龄≥6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无完整病史或相关辅助检查者。符合标准者106例,男48例,女58例,年龄60~80岁,平均(68±9)岁。方法:对106例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受累关节及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类风湿因子及C-反应蛋白均为半定量测量,定义为1,2,3,4,5级。主要观察指标: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状况、首发关节、实验室指标及性别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迟发性类风湿关节炎男女比例接近(1∶1.21),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67.71±11.92),(68.06±8.68)岁;t=0.034,P<0.05。②首发关节受累者男性较女性多见,平均受累关节数分别为3.10,1.66个。女性患者以单关节较为多见,共22例,占全部病例的37.93%,男性7例,仅占14.58%,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7.20,P<0.01);男性患者腕、肩、踝关节受累较女性多见(29,10;14,5;17,9例;χ2=21.05,7.53,5.62,P<0.01~0.05)。③随着病程的进展,女性患者最终平均受累关节较男性多(4.67,3.88个),男女腕、膝、踝关节受累例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3,51;24,41;21,41例;χ2=5.88,4.74,7.85,P<0.05~0.01);男性平均病程要长于女性(4.38±5.63)年,(4.17±3.11)年。④在疾病初起,对患者的血沉、类风湿因子进行比较,女性患者较男性为高(69.29±38.63,44.43±29.02;2.7±1.9,1.5±2.1,t=2.65,2.1,P<0.05);C反应蛋白女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86±1.18,0.85±1.47,t=0.31,P>0.05)。结论:女性患者预后差于男性患者,且病情进展较男性患者为快。要改变疾病的结局,强调的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7.
李冰琴  肖雪芬 《现代护理》2002,8(4):285-285
骨外科临床常用 β 七叶皂甙钠静脉给药治疗因骨折、扭挫伤等引起的软组织肿胀和慢性血肿 ,疗效显著。但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大 ,据观察 ,80 %以上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后 3~5天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红肿、疼痛 ,对药物较敏感的患者甚至用药当天即出现症状 ,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为解决好这一问题 ,我们试用了红花酒精局部外敷 ,症状严重者加用理疗 ,经过 3年的临床观察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0例 ,其中男 6 5例 ,女 35例 ,年龄 2 7~ 70岁。均为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7月在本院住院的病人 ,全部…  相似文献   
128.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原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P53与卵巢上皮癌的关系,本文用免疫组化检测10例良性卵巢上皮细胞,25例交界性卵上皮肿瘤及72例往往巢上皮癌中c-erbB2、P53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erbB2、P53在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阳怀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在病理组织类型中c-erbB2表达无明显差异,而P53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随诊资料中发现死亡病人c-erbB2、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  相似文献   
130.
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型与血液病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异常表达的关系。方法:以卵白素-和物素复合物免疫酶2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0例血液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感染HHV-6后M-CSF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