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36篇
预防医学   159篇
药学   5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邬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90-1491
目的 研究兰索拉唑联合复方铝酸铋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3组患者中应用兰索拉唑联合复方铝酸铋胶囊治疗组疗效最佳,3组患者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兰索拉唑联合复方铝酸铋胶囊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恢复更迅速,痊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统计2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性分析14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公司)0.6-0.8mg/(kg·d),每天1次晨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能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同时能提高HP的根除率,从而显著增加溃疡的愈合率,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5.
王建新 《河南中医》2014,(3):473-474
目的:观察疏肝宁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中药组采用疏肝宁胃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6.5%,两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镜检查结果有效率为77.6%,中药组有效率为89.4%,两组胃镜检查结果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宁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13年4~9月住院及首次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46例),每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铋镁颗粒,1袋/次,3次/d,疗程3个月。用药1、3个月后复查三大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血肝肾功能,用药3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服药后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5.4%、39.6%,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8.2%、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下同Hp)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胃黏膜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西医推荐采用的三联或四联方案(质子泵和/或铋剂加2种抗生素)因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或因患者个体差异及相关药物的毒副作用,Hp根除率逐渐下降,探索新的抗Hp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Hp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0例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与否与溃疡愈合明显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四联疗法可以提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促进溃疡愈合,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13-1314
目的分析比较以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为基础的抗幽门螺杆菌四联和三联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0例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胃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10例。含PPI四联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枸椽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RBC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铋雷尼替丁(RBC)+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PPI三联组应用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含铋钾三联组应用枸椽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含RBC三联组、含PPI三联组以及含铋钾三联组;含PPI四联组幽门螺杆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PPI四联疗法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抗耐药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初步探讨枸橼酸铋钾的药理作用是否与其物理吸附能力相关。方法:以14个厂家的枸橼酸铋钾胶囊、6个厂家的枸橼酸铋钾片及6个厂家的原料药为试验样品,进行本品原料药和制剂溶液的丁达尔试验,以考察其是否为胶体溶液;对其胶囊和片剂参照《美国药典》方法测定其中可溶性铋含量、参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其中总铋含量,以考察本品制剂中可溶性铋的含量百分比以及本品的胶粒粒径;测定不同厂家原料药的黏度并进行所有样品在人工胃液中的沉降与挂壁试验。结果:本品溶液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发生;各厂家制剂中的可溶性铋含量与总铋含量均无明显差异,胶粒粒径小于10 nm;各厂家原料药的黏度均小于10ml/g,各厂家样品间无明显差异;各厂家原料药和制剂溶于人工胃液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挂壁现象,各自所形成沉降物质的高度和体积数不完全一致,K值(最终沉降体积/起始体积50 ml)均在一定范围内。结论:本品溶液为胶体,但胶粒小;片剂和胶囊在水中主要以可溶性铋存在;各厂家产品间及不同剂型间的物理吸附能力无明显差异。本品的药理作用与其物理吸附能力之间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