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1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705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873篇
口腔科学   190篇
临床医学   4164篇
内科学   1679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443篇
特种医学   7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316篇
综合类   7062篇
预防医学   5619篇
眼科学   191篇
药学   3245篇
  23篇
中国医学   3909篇
肿瘤学   58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1349篇
  2012年   1803篇
  2011年   1972篇
  2010年   1958篇
  2009年   1842篇
  2008年   2233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548篇
  2005年   1419篇
  2004年   1225篇
  2003年   1225篇
  2002年   891篇
  2001年   808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激酶C(PKC)表达水平的变化,来探讨两者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CIR)。参照Garcia JH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Elliot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检测AQP4及PKC的表达。结果 CIR后6h即有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在CIR12h明显升高,1~3d时达到高峰;AQP4表达在早期水平降低,从12h逐渐升高,至CIR 24h明显升高,3d达高峰;PKC在CIR后6h开始持续性升高,至第5d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早期的细胞源性脑水肿可能和PKC的升高有关,后期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可能和AQP4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30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联合CVP指导液体治疗;对照组26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EGDT)的达标后,治疗1、3 d的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24 h液体正平衡、血肌酐、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EVLWI+ITBVI组3 d时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呼吸参数、24 h液体正平衡均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容量状态,更合理地指导液体治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 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实验组,检测各组肺组织AQP 1蛋白和mRNA的表达,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并检测肺水含量。结果 EPO实验组中AQP 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相比增高,肺水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镜下病理提示EPO实验组肺组织水肿程度较缺血再灌注组减轻。结论外源性EPO能增加大鼠肺缺血再灌注组织AQP 1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肺组织的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994.
995.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呼吸科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2014年1月至20104年6月我科对96例卧床患者应用水垫联合静脉导管敷贴及压疮贴(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张媛辉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96-2397
目的观察将不同浓度盐水气道湿化应用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与治疗,给予观察组4.5 g·L~(-1)的盐水气道湿化,给予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与排痰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度痰液、痰痂形成占比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VAP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使用4.5 g·L~(-1)的盐水进行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效果更好,且能够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付慧婷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49-1851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逐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疏肝健脾逐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发热乏力、腹肿胀满、恶心呕吐、腹胀膨隆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接受疏肝健脾逐水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确切,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在桩核修复中3种不同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应用后不同时间水侵袭条件下牙冠周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用90颗上颌单根管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DULINK、DCCORE和LUXACORE树脂粘接系统进行纤维桩核修复,每组样本分别采用1周和6个月水侵袭后进行染色法实验观察冠周微渗漏情况。结果:3种树脂粘接使用后冠周边缘均出现边缘微渗漏现象,DCCORE树脂粘接系统的样本和其余两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周微渗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ULINK树脂粘接剂和LUXACORE树脂粘接剂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长时间的水侵袭对冠周微渗漏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CCORE树脂粘接系统在冠方微渗漏方面显示优越性,其样本冠边缘微渗漏最小。而长时间的水侵袭后,3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边缘微渗漏都无明显改变,说明无咬合条件下的水侵袭老化实验对树脂粘接剂的性能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早期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高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早期MS患者49例和NMO高危综合征患者30例(包括长节段的横贯性脊髓炎22例、复发性视神经炎8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中NMO-IgG抗体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早期MS患者和NMO高危综合征患者的EDSS评分、病程以及感觉症状、脑干症状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MS组患者中病灶数>9个的比例(77.6%)高于NMO高危综合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高危综合征组患者在脑脊液蛋白异常率(19例,63.3%)、蛋白水平[(0.57±0.45) g/L]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率(19例,63.3%)、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4.317个/mm3 (0~274个)]方面与早期MS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NMO高危综合征患者中6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患者NMO-IgG阳性,13例早期MS患者中2例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MS患者和NMO高危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明显不同,这些差异对早期鉴别MS与NMO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对预防误吸、窒息的作用,提高患者进食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50例脑卒中患者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科护士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即床边吞水测试和床边吞糊测试)的系统性研究,运用《吞咽进食护理单》、洼田饮水试验及评估标准和《进食功能评估标准》记录入院时和出院前测试结果;住院期间采取安全进食指导,记录发生误吸及窒息情况。结果入院时1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床边吞水测试57例(38%);未通过床边吞水测试93例(62%),其中通过吞糊测试64例,需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进食29例。出院前1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床边吞水测试117例(78%),未通过床边吞水测试33例(22%),需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进食18例。吞水测试通过患者在安全进食指导后误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吞糊测试通过患者在安全进食指导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水测试通过患者与吞水测试未通过患者对比,吞水测试未通过患者早期预后差,住院时间延长。结论及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及早配合针对性安全进食指导,大大减少误吸、窒息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该操作程序简单、易掌握、易执行、耗时短,护士易接受,且实用性强,患者获得进食乐趣,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