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11篇
  免费   3966篇
  国内免费   4848篇
耳鼻咽喉   824篇
儿科学   1079篇
妇产科学   958篇
基础医学   3749篇
口腔科学   2467篇
临床医学   13010篇
内科学   7075篇
皮肤病学   1467篇
神经病学   1068篇
特种医学   2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4590篇
综合类   23995篇
预防医学   7732篇
眼科学   739篇
药学   13721篇
  162篇
中国医学   6025篇
肿瘤学   3040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420篇
  2022年   1812篇
  2021年   1894篇
  2020年   1624篇
  2019年   1593篇
  2018年   893篇
  2017年   1357篇
  2016年   1880篇
  2015年   2351篇
  2014年   3762篇
  2013年   3731篇
  2012年   5203篇
  2011年   5858篇
  2010年   5524篇
  2009年   5712篇
  2008年   6249篇
  2007年   5522篇
  2006年   5887篇
  2005年   5443篇
  2004年   4171篇
  2003年   3390篇
  2002年   2763篇
  2001年   2700篇
  2000年   1916篇
  1999年   1619篇
  1998年   1324篇
  1997年   1306篇
  1996年   1119篇
  1995年   1165篇
  1994年   1060篇
  1993年   512篇
  1992年   691篇
  1991年   601篇
  1990年   527篇
  1989年   406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CCC)血管生成和侵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33例手术切除的CCC标本进行CD34、VEGF、 ANG-1、 ANG-2 和TSP-1的免疫组化染色,研究VEGF、ANG-1、ANG-2、TSP-1的表达与胆管细胞性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组CCC的微血管密度(MVD)为(87.2±52.6)/mm2,VEGF、ANG-1、ANG-2 和TSP-1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0%、57.6%和45.5%。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高MVD相关,TSP-1则与MVD负相关(P<0.01,P<0.05,P<0.01)。阳性TSP-1与肝内转移正相关(46.7% vs 5.6%,P<0.05)。结论: CCC瘤内的血管新生活跃,VEGF和ANG-2的阳性表达与CCC血管生成正相关,TSP-1则与其负相关,TSP-1的阳性表达还与肝内转移相关,VEGF、ANG-1、ANG-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润转移未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宋良文  刘勃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24(1):11-13,T00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人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内皮素(ET)进行分析,发现除内皮细胞外,增生的平滑肌细胞(SMC)中也含有大量的内皮素;在内皮剥脱的大鼠胸主动脉,增生的内膜SMC能产生丰富的内皮素。内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证实SMC增生的活跃程度与内皮素量呈正比。提示内皮素合成增多与AS斑块内SMC增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HBeAg and HBV DNA loa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14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observed group) and 18 normal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serum level of chemokine RANTES was detected with an ABC-ELISA assa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oftware of SPSS13.0. Results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the observed group (3930.12 ng/ml±2856.96) ng/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29.46 ng/ml±152.23) ng/ml. The results from the observed group indicat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serum RANTES level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cluding ALT (r=0. 197, P=0.018), AST(r=0.239, P=0.004) and TBil (r=0.316, P=0.001), but did not with PTA (r=-0.078, P=0.357). Neither difference of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between HBeAg-positive group and HBeAg-negative group nor that between high HBV DNA load group (≥105 copies/ml) and low HBV DNA load group (< 105 copies/ml)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407 and 0.18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elevates significantly and is not affected by HBeAg or HBV DNA load. It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dicates that RANTE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u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 增加成熟T淋巴细胞的含量, 以促进其重建致死量照射小鼠的造血功能后免疫功能的早期重建。方法:胚胎干细胞在含甲基纤维素的培养基中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 分化第6d添加造血生长因子, 同时添加胸腺肽,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细胞中CD34+的造血干/祖细胞和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 最后将分化细胞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体内, 观察60d, 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病率作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 用PCR检测Sry反映移植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结果:分化第13d, 未加胸腺肽, 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仅10.52%, 重建造血后无GVHD发生;添加胸腺肽, 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升高达22.93%, 重建造血后GVHD发病率100%。结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 添加胸腺肽, 能增加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 体内重建造血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巴马小型猪在脑死亡状态下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及对肝脏损伤的作用。方法: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分脑死亡组与对照组,每组5只。用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对照组仅开颅麻醉维持,分别于3、6、12、18和24h取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1)炎症介质变化:脑死亡组动物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自脑死亡后3h开始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升高;脑死亡后3、6、12、18和24 h脑死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肝脏酶学变化:血清ALT、AST水平自脑死亡后12 h开始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升高;脑死亡后12、18和24 h脑死亡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马小型猪脑死亡状态下血清炎症介质升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升高。脑死亡状态下肝脏功能的损伤可能与这些炎症介质的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食物及药物过敏等,发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40%,对人类危害极大。目前已经证实此类疾病的发生是一种炎症过程,而肥大细胞被认为在这种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初级效应细胞(primary effector cells),是连接变态反应诱导阶段和效应阶段的纽带。但是,迄今为止微量过敏原引起机体大量肥大细胞激活的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很有必要给以深入研究。方法:①肥大细胞激活实验:以类胰蛋白酶、组胺、蛋白酶激活受体激动剂等激活酶悬浮的人大肠肥大细胞,并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特异性玻璃纤维结合荧光检测技术测量类胰蛋白酶和组胺的分泌量②小白鼠腹腔炎症性细胞聚集实验:注射后收集腹腔灌洗液并分类计数炎症性细胞③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双色荧光标记鉴定肥大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997.
尾加压素Ⅱ促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对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植块法培养家兔PASMCs,以MTT测定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观察U-Ⅱ对PASMCs增殖的影响,加入不同浓度的几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阻断剂,观察对U-Ⅱ效应的影响。 结果:U-Ⅱ(10-9 mol/L-10-7 mol/L)浓度依赖地促进PASMCs的A值增加及 -TdR掺入,以10-7 mol/L U-Ⅱ的作用最明显,A值和[3H]-TdR掺入量分别较对照组高42.9%和68.5%(P<0.05) 。10-10 mol/L U-Ⅱ对PASMCs增殖无作用。尼卡地平、W7、H7、PD9805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7 mol/L-10-5 mol/L)均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U-Ⅱ诱导的PASMCs的A值增加及[3H]-TdR掺入增加。在浓度为10-5 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明显,A值的抑制率分别为42.3%、19.6%、23.2%和10.5%(P<0.05), -TdR掺入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6.6%、9.8%、21.7%和14.7%(P<0.05 )。 结论: U-Ⅱ具有较强的促PASMCs增殖的作用,其诱导PASMCs增殖是通过Ca2+、CaM、PKC、MAPK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998.
局部解剖学是国内医学院校设置的一门重要学科。多年来,在传授医学知识,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培养医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现了它的重要医学基础学科的作用。但是,学科建设和发展模式各校不尽相同。各种模式各有利弊,优缺点并存。学科究竟如何发展建设,尚在探索之中。 一、局部解剖学学科状况 1.学科设置状况:国内120余所医学院校,局部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教研室设在基础部的,大约占一半。做为临床医学基础课,教研室设在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测定铁缺乏症患儿血清IgG亚类(47例)和PnPs特异性IgG_1、IgG_2抗体(18例)。发现47例缺铁儿童中28例伴IgG亚类缺陷,各亚类缺陷检出率依次为:IgG_4 27.66%(13/47)、IgG_1 21.28%(10/47)、IgG_2 14.89%(7/47)、IgG_2 2.13%(1/47)。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缺铁组血清IgG_4和IgG_1均值以及PnPs特异性IgG_1、IgG_2抗体水平明显降低;缺铁患儿外周血CD~+_4细胞百分率及CD~+_4/CD~+_8细胞比值降低,IL-6活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低。缺铁时反复呼吸道感染率(占63.83%)亦明显增高。提示缺铁不仅致T细胞功能受损,B细胞功能亦明显障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把62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29例)和药物治疗组(32例), 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36d(1h/d), 药物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相同天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的血浆ET含量, 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患者血浆NO-2/NO-3含量, 以间接反映NO的浓度;并测定30例健康人的ET和NO-2/NO-3值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反搏组和药物组的ET水平(116.4±44.9)ng/L, (111.9±44.4)ng/L明显高于正常人(65.8±15.6)ng/L(P<0.01)。治疗后反搏组ET水平(78.9±30.2)ng/L明显低于药物组(148.0±39.5)ng/L(P<0.01)。NO-2/NO-3水平, 治疗前反搏组(64.4±14.8)μmol/L和药物组(67.0±24.0)μmol/L, 稍低于正常人(70.1±13.9)μmol/L, 但P>0.05;治疗后反搏组(89.6±30.3)μmol/L高于正常人(P<0.01), 药物组NO-2/NO-3(83.4±23.0)μmol/L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体现血管收缩和舒张平衡关系的ET/(NO-2/NO-3)比值, 治疗前反搏组(1.9±0.8)和对照组(1.8±0.9)均高于正常人(1.0±0.3)(P<0.01), 治疗后反搏组该值(0.9±0.4)下降(P<0.01), 并接近正常人水平(P>0.05), 而药物组(1.8±0.7)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