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29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490篇
预防医学   106篇
药学   193篇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18a联合胃泌素17(gastrin-17,G-17)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320例患者,按照内镜活检和病理结果,纳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4例、早期胃癌组76例、进展期胃癌组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8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G-17,分别计算miRNA-18a、G-17以及miRNA-18a联合G-17对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早期胃癌组G-17水平低于进展期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组血浆miRNA-18a水平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但低于进展期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8a联合G-17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和88.9%。结论 miRNA-18a联合G-17检测为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其效能优于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中出血的分级及意义,并探究与术中出血分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并具有早期胃癌诊断依据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止血方式对病例进行术中出血分级(J0-3),评估ESD术中出血特点,比较J0-2...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导致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ESD治疗EGC,并描述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文章,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于最终纳入的文献中提取相关指标的病例数据。通过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6 150例,发生ESD术后迟发性出血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3 cm(OR=2.22, 95%CI=1.78~2.76)、病变深度位于黏膜下层(OR=7.60, 95%CI=2.89~19.99)、病灶位于胃中下1/3(OR=4.55, 95%CI=2.65~7.81)、术中明显出血(OR=6.38, 95%CI=2.84~14.30)、年龄≥60岁(OR=3.14, 95%CI=1.30~7.59)、术前活检次数≥2次(OR=6.81, 95%CI=3.05~15.22)、抗血栓类药物服用史(OR=4.65, 95%...  相似文献   
74.
早期胃癌的定义为癌灶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对评估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有很多,临床上常常应用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此外病理活检、分子标志物及前哨淋巴结示踪活检等方法也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就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评估方法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胃镜联合窄带成像(NBI)技术应用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上饶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胃黏膜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和NBI技术检查,比较胃镜、胃镜联合NBI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联合NBI技术的微血管图像质量评分、腺管图像质量评分、病灶轮廓、胃黏膜表层形态评分均明显高于胃镜(P<0.05);经病理实验证实,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为36例,非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例数为44例。其中胃镜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0例,非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50例;胃镜联合NBI技术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5例,非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45例。胃镜联合NBI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56%、86.36%、83.75%、82.86%、84.44%,明显高于胃镜诊断的44.44%、68.18%、57.50%、53.33%、60.00%(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均有重要诊断价值,但胃镜联合NBI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76.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已广泛应用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但是临床上早期胃癌患者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中常发现分化和未分化混合成分,定义为混合型早期胃癌。近年来研究发现,混合型早期胃癌较纯型早期胃癌有更强的侵袭性,更高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有学者提出混合型早期胃癌患者应谨慎选择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文章就近年来混合型早期胃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5.50±23.50)ml少于对照组的(360.50±50.20)ml,切口长度(2.50±1.20)cm、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50±0.50)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50±0.50)d、首次进食时间(4.30±0.50)d、术后住院时间(11.50±2.50)d均短于对照组的(14.30±1.50)cm、(3.20±0.50)h、(4.50±0.80)d、(6.50±0.50)d、(14.30±2.50)d, VAS评分(2.30±0.5...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早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病人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行早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的早期胃癌病人80例,根据是否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外科诊疗方案,观察组病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以及排便时间)、术后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随访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病人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两组病人PG-SGA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病人PG-SGA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相似文献   
79.
何慧霞 《临床医学》2020,40(2):65-67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ESD者纳入观察组(n=34),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标本长径、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 05),而两组完整性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3 d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 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2. 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可获得与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但前者造成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0.
胃镜形态学酷似良性隆起性病变的早期胃癌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镜诊断为良性隆起性病变的 6 93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早期胃癌 18例 ,占 2 .5 9%。早期胃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 ,对 40岁以上 ,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 ,应常规作胃镜检查加活检 ;胃内隆起性病变形态学似良性者 ,仍需在病灶区域多处活检 ,才能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强调掌握内镜活检取材要点和准确方法是诊断早期胃癌的关键 ;加强癌前病变的随访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