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9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94篇
内科学   1775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508篇
特种医学   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2468篇
预防医学   49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25篇
  42篇
中国医学   78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使用颈动脉超声评价丹蛭降糖胶囊联合生活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的改变,并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肝脏及肾脏的安全作用。方法:应用安徽省中医院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选取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2例。在颈动脉部位,测量其斑块最大面积及颈动脉IMT取平均值。2组患者于干预前后检查相应生化指标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治疗组患者给予丹蛭降糖胶囊2粒/次,3次/d口服,共1年,并根据人体能量需求计算饮食量,同时鼓励患者1w内3-4次散步(不少于40min)和2次八段锦锻炼(30min)。干预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及评估,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失调的情况时及时停药。结果:在药物治疗时间内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干预半年后明显减小(P〈0.05);干预1年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较用药前有明显差异(P〈0.01)。干预前后相关血脂及血糖情况均有所明显好转(P〈0.05或P〈0.01),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药物及饮食运动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情况,从而进一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向锦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13-421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片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硫酸氯吡格雷片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3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3.8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硫酸氯吡格雷片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牛媛媛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50-1851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60例,按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分为观察组85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75例(非脑梗死患者),通过超声进行诊断,观察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20.00%,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90.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高诊断意义,明确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强联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与冠心病斑块负荷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住院175例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为冠心病组,同期住院无冠心病82例患者为对照组。用Sysmex 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并分类检测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比例,并计算N/L比值。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Gensini积分法对冠心病患者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定量评估, Sullivan法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N/L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白细胞计数、N/L比值均高于SAP组、UAP组(P<0.05);UAP组白细胞计数、N/L值均高于SAP组(P<0.05)。白细胞计数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26,P<0.05);白细胞计数和N/L比值与CAPB积分呈正相关(r=0.354,P<0.05;r=0.435, P<0.01)。在考虑了相关因素后,进一步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白细胞计数和N/L比值是斑块负荷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2,95%CI 0.03~0.23,P<0.01),但对血管狭窄程度无此作用(P=0.067)。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N/L比值可以反映冠心病斑块负荷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估周围门控黑血技术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图像质量,探讨该技术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价值。方法14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行嗣共振检查。成像序列包括轴位T1WI、周围门控黑血T1WI序列及增强后轴位T1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常规T1WI、黑血T1WI及增强后T1WI序列图像的信号噪声比。每个病例选取颈动脉分叉上下5个层面,对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三种方法的差异。结果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8.23±0.42、10.22±0.87、8.51±0.20,两两配对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78±0.46、4.34±1.70和3.72±1.68。经t检验,黑血T1WI与常规T1W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血T1WI与增强T1W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T1WI与增强T1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门控黑血技术用于颈动脉斑块成像是可行的,且对血管管壁的显示优于常规序列,为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成像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周围门控黑血技术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图像质量,探讨该技术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价值。方法 14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行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包括轴位T1WI、周围门控黑血T1WI序列及增强后轴位T1WI脂肪抑制序列。比较常规T1WI、黑血T1WI及增强后T1WI序列图像的信号噪声比。每个病例选取颈动脉分叉上下5个层面,对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三种方法的差异。结果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8.23±0.42、10.22±0.87、8.51±0.20,两两配对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黑血T1WI、常规T1WI及增强T1WI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78±0.46、4.34±1.70和3.72±1.68。经t检验,黑血T1WI与常规T1W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血T1WI与增强T1WI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T1WI与增强T1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门控黑血技术用于颈动脉斑块成像是可行的,且对血管管壁的显示优于常规序列,为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成像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脑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关系,为早期识别进展性卒中提供可能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入院治疗的653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缺血性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进展性卒中组(进展组155例)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对照组498例);按梗死部位分为侧脑室体旁梗死(A型)、分水岭梗死(B型)、单个脑叶或基底节或大面积脑梗死(C型)、脑干和/或小脑梗死(D型)4型,比较各型的发生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中A型进展性卒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B型,与其他类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其他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高血压病史和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入院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侧脑室体旁梗死、分水岭梗死较易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李曼玲 《微创医学》2014,(5):628-63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了解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并经CT证实的19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颈动脉壁的结构和血管内径及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形态、部位,测量斑块的大小,判断斑块的性质(软斑、硬斑、混合斑)、管腔是否狭窄及其程度;同时随机选取同时期住院、年龄大于40岁的19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有156例发现有硬斑、软斑、混合斑,23例内中膜增厚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照组发现有硬斑、软斑、混合斑46例,内中膜增厚无斑块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9.
侯青  安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4,(24):157-159,163
目的 分析绝经前后女性血脂水平与冠脉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北京市普仁医院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绝经前后妇女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非钙化斑块、混合型斑块、钙化型斑块在各自病变节段中所占的比例,血管狭窄程度。同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因素。结果 绝经后妇女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为(2.54±0.48)mmol/L,显著高于绝经前妇女的(2.06±0.53)mmol/L,绝经后妇女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为(1.21±0.34)mmol/L,显著低于绝经前妇女的(1.39±0.45)mmol/L,其中钙化型斑块在绝经后妇女中所占的比例为44.85%,要显著高于绝经前妇女的23.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钙化型斑块所占比例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绝经前后女性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及钙化型斑块所占比例与血管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孙晓红 《中外医疗》2014,(27):48-49
目的探讨多达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70例,以收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多达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斑块变化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SBP、DBP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5.24、5.12,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01、4.08,P〈0.05)。结论多达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能够进一步降低血压,促进斑块逆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