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7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急性放射病是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超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后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以造成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紊乱、引起造血功能障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出血、感染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及时合理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此病不  相似文献   
502.
503.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复方樟柳碱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复方樟柳碱治疗福建莆田解放军95医院眼科盛天金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魏世辉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adiationopticneuroPathy,RON)作为头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眼部并发症自1933年stallardl'l首次报...  相似文献   
504.
鼻咽癌放疗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怀培  束凯俊 《江苏医药》1996,22(4):275-275
作者自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采用电测听方法对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听力检查,以研究放疗对听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62例鼻咽癌患者全部经病理证实,分三组治疗观察。Ⅰ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中位年龄51岁。放疗前后均作听力检查,放疗采用60Coγ线外照射鼻咽原发灶,DT66~72Gy/7~SW。其中(l)20例为面颈联合照射野,野界为前界鼻腔后部,后界斜方肌前缘,上界颅底线上Icm,下界环甲沟水平。DT35Gy/3.5~4W;后缩野照射耳前野,野界为后界一般外耳目前缘,前界鼻腔后部,上界颅底线上Icm,下界包括部分…  相似文献   
505.
选择三例慢性放射病患者进行了两期氮平衡实验,每期三日。第一期:当膳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为75.4~77.2g,热量为1586~1669kcal时,氮平衡为-0.01~-0.50g,第二期:当膳食中蛋白质和热量分别增加至97.2g和2467~2483kcal时,氮平衡为+2.37~+2.93g。两期的蛋白质、脂肪、糖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相似,显然第一期出现的负氮平衡与蛋白质和热量摄取量不足有关。文中指出,在治疗慢性放射病患者时,应注意供给高热量和高蛋白质的膳食。  相似文献   
506.
本研究旨在探究氨磷汀(WR2721,Amifosfine)对60coY射线6.5Gy单次全身照射(TBI)所致急性放射病小鼠早期骨髓造血的防护作用。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ormal)、照射对照(IR)和WR2721预防给药(WR2721)3组。观察WR-2721照射前30min给药对6.5Cy60C01射线照射小鼠照射后60d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Pit)和红细胞(RBC)数的影响;照射后2h和24h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流式细胞术分析造血干/祖细胞(LSK/LK)数量和观察多系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显示,WR2721组的WBC和Neut在照射后4—18d、Pit数7—18d、RBC数10—30d均明显高于瓜组(P〈0.05);照射后24hBMNC、LSK和LK数均明显增加(P〈0.05);2h和24h髓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粒系-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K)、红系暴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集落数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WR2721能有效减轻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系统早期损伤,促进外周血细胞更早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507.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等解析了外照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放射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为外照射放射病的及时处理及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依据受照剂量的大小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其中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临床经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剂量估算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预测病变严重程度和决定治疗策略。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临床经过时相性不明显。慢性放射病以无力型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多为职业性,剂量阈值是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外照射放射病的治疗在注重躯体治疗同时还需关注心理评估和疏导,采取综合措施,后期需进行长期系统医学随访,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08.
目的 建立荧光染料DiI心脏灌注标记血管的方法,用于观察小鼠小肠绒毛微血管结构在肠型急性放射病(IF-ARS)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以期为IF-ARS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可行方法.方法 60Coγ线腹部局部照射C57BL/6小鼠建立肠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照射小鼠小肠黏膜损伤;应用荧光染料DiI小鼠心脏灌注法标记血管,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小肠绒毛微血管结构及其在照射后的变化.结果 17.5 Gy腹部局部照射的C57BL/6小鼠在照后第5天很少发现再生绒毛和隐窝,已达到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损伤程度.成功建立了DiI心脏灌注标记血管方法,在对照组可观察到完整且清晰的小鼠小肠绒毛微血管三维结构,而在照射组发现照后24 h和48 h内小肠绒毛微血管相继出现舒张、渗出的损伤改变,照后3~5d以微血管网充盈不良甚至脱落为主要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了DiI标记的小鼠小肠绒毛微血管可视化的方法,且将其初步应用于观察小鼠小肠绒毛结构及其在肠型急性放射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9.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王云钊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25日不幸去世,享年88岁。王云钊教授是河北省定兴县人,中共党员,医学影像学家,中国骨影像病理学先驱。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放射病理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