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45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85篇
基础医学   515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4427篇
内科学   628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4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22篇
综合类   5305篇
预防医学   2056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2204篇
  81篇
中国医学   93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325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287篇
  2008年   2568篇
  2007年   1871篇
  2006年   1426篇
  2005年   1452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手术室在环氧乙烷(EO)灭菌过程中的管理及对灭菌效果的监测,确保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采用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对灭菌过程监测,严格按灭菌的操作程序、规范步骤进行,应用生物、化学指示及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控制。结果2006年1-6月对150个灭菌包应用指示卡的监测,灭菌不合格占总数的4.6%,均为操作不当所致,重新灭菌后均合格。结论在灭菌工作中只要严格管理、灭菌及监测方法正确,才能确保灭菌效果,以提高灭菌质量,提供安全的手术无菌物品。  相似文献   
992.
神经外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及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神经外科感染高发年龄在61-70岁,12例,占18.75%,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44例,占68.75%,其次感染部位是泌尿系统10例,占15.63%,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例,占34.38%,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检出率排在第2位,9例,占14.06%。结论严格控制感染率较高的患者感染部位及引发感染率较高的病原菌群,加强监督管理及相关制度落实,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规范性指导,从而使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3.
强化临床护士戴手套操作意识预防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在为其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有被感染的危险.而手套作为屏障,具有有效降低感染率的作用。我院护理部自2006年1月起强化护理人员戴手套操作意识预防医院感染,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确诊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先经超声引导活检枪取材病检确诊小肝癌,再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结果:治疗过程中及术后观察期间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72例患者活检均一次取材成功, 病检证实小肝癌.无水乙醇治疗3月后92.5%(74/80)癌结节缩小(至少缩小1/5),72%(56/80)癌结节内血流信号消失,75%(27/36)AFP下降至正常水平, 65%(52/80)再次活检癌结节完全坏死,治疗后6月、1年、1.5年生存率达90.3%(65/72)、77.8%(56/72)、63.9%(46/72).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小肝癌具有定位精确,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全身毒副作用小,并发症轻微等特点,是目前非手术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5.
鼻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9例颅底脊索瘤病人,运用鼻内镜经鼻入路切除蝶骨斜坡区脊索瘤,7例肿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埋置放射性粒子(125Ⅰ)进行内照射,帮助杀灭残余的肿瘤组织.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后并发症.9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正常生活工作6例,生活自理3例.术后6例患者头痛消失,3例头痛减轻.结论:鼻内镜经鼻人路最适宜切除病变主要位于中、上斜坡,肿瘤大部在硬膜外、生长到鼻窦、鼻腔鼻咽部的肿瘤.鼻内镜经蝶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容易操作、省时的手术入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6.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近13年来收治的514例直肠癌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4例直肠癌共发生吻合口瘘43例,发生率为8.3%.其中男性患者,吸烟酗酒者,贫血低蛋白者,糖尿病及伴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者,肿瘤距肛门距离小于 7cm者,肿廇直径>4cm者,术前放、化疗患者及手工吻合者易发生吻合口瘘;而不同的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吻合口瘘的发生无明显不同.结论: 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患者自身因素、肿瘤本身、手术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68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预防措施.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4%(155/691),其中肺部并发症16.8%,吻合口瘘5.1%,乳糜胸1.0%,脓胸0.7%.并发症死亡率为14.8%(23/155),因肺部并发症死亡者占43.4%(10/23),因吻合口瘘死亡者占21.7%(5/23).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仍以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多见,且为主要死亡原因.做好术前准备,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CNB)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触诊为乳腺肿块的患者行粗针穿刺活检和开放活检,对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送检85例穿刺标本病理结果分别为:乳腺增生症53例,乳腺癌26例,慢性炎症3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穿刺与切除术后病理符合率98.1%,漏诊1例占1.9%. 结论:CNB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在乳腺肿块的确诊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基于4维矩阵DCT变换理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法。通常的方法是对每个立体对都进行视差估计和运动估计,该论文的方法采用4维矩阵DCT变换去除双目图像数据间的冗余,因此只需进行三分之一的运动估计计算而不需做任何视差估计。第一个立体对被称为“I立体对”,接下来的每三个相邻的立体对被称为一个“P立体对”,并且以4维单元的形式进行保存。仅对“P立体对”的中间时刻的块进行运动估计,中间时刻的运动矢量被视为4维单元的统一的运动矢量来计算运动补偿。然后,用4维矩阵DCT变换进一步的去除时域和空域上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河北中医》2008,30(10)
为进一步提高全院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操作的培训,进行吸痰操作和心电监护的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