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984篇
  免费   11370篇
  国内免费   3138篇
耳鼻咽喉   575篇
儿科学   1509篇
妇产科学   1490篇
基础医学   4465篇
口腔科学   1092篇
临床医学   50612篇
内科学   14990篇
皮肤病学   967篇
神经病学   4607篇
特种医学   34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3篇
外科学   9651篇
综合类   61266篇
预防医学   45098篇
眼科学   1251篇
药学   24045篇
  534篇
中国医学   8346篇
肿瘤学   3394篇
  2024年   2263篇
  2023年   8176篇
  2022年   6948篇
  2021年   7909篇
  2020年   6916篇
  2019年   6819篇
  2018年   3457篇
  2017年   5796篇
  2016年   6553篇
  2015年   7474篇
  2014年   13727篇
  2013年   13680篇
  2012年   16202篇
  2011年   16357篇
  2010年   14622篇
  2009年   13027篇
  2008年   15187篇
  2007年   11964篇
  2006年   10250篇
  2005年   10401篇
  2004年   9127篇
  2003年   7842篇
  2002年   5926篇
  2001年   4113篇
  2000年   3107篇
  1999年   2250篇
  1998年   1647篇
  1997年   1341篇
  1996年   1042篇
  1995年   946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420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现状,为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重庆970名儿科护理人员,对其科研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医院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总分为4~144(58.49±24.06)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料处理、问题发现、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科研实践、科研设计;男性科研能力总得分高于女性;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儿科护理人员自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不同学历、职称的儿科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 000例疑似HC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有静脉注射吸毒史、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无保障注射史、公共洗澡、献血史、耳洞、内窥镜检查、性伙伴不固定的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吸毒史、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无保障注射史、公共洗澡、献血史、耳洞、内窥镜检查、性伙伴不固定均是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手术史、输血史、纹身、性伙伴不固定、耳洞、静脉注射吸毒史、公共洗澡、内窥镜检查、无保障注射史和献血史。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88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根据DNT是否延误分为延误组(26例)和非延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史、溶栓前用药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卒中类型、各流程段时间,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误组患者年龄(66.42±9.86)岁、高血压病史占比53.85%、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占比42.31%高于非延误组的(59.24±9.35)岁、25.81%、11.29%,CT检查时间(32.80±11.45)min、CT结果时间(50.75±15.80)min、生化结果时间(62.75±11.00)min、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20.00±9.25)min长于非延误组的(24.55±7.05)、(35.45±8.75)、(44.70±5.55)、(10.37±5.7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溶栓前使用抗高血压药、CT检查时间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耗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延误的影响因素,优化AIS的院内诊治流程,提高医师知情同意谈话技巧,对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科普教育以提高其对AIS的认识,均有利于缩短DNT。  相似文献   
125.
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常见的难治性精神疾病,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仅有40%~60%患者获得缓解,患者残留各种症状和功能障碍。心理治疗是OC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维持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对OCD采用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显示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家庭顺应性等因素与OCD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家庭成员高度参与,针对家庭因素干预的基于家庭的心理治疗策略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家庭功能。文章为强迫障碍的临床优化治疗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失眠现状以及失眠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7例护理人员就失眠的相关问题进行开放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过去1年里出现不同程度睡眠问题的有62例,睡眠问题发生率达63.91%。已婚者较未婚者高,所在科室不同,失眠发生率和失眠程度也不同。结论护理人员失眠的发生率与婚姻状况及所在科室有关;失眠程度与工作压力大小以及值夜班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2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5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道、口腔黏膜,分别占52.00%、15.20%、14.40%;共分离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49.04%、革兰阳性菌30株占28.85%、真菌23株占22.11%;logistics回归显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8.
129.
大量研究发现,利用收入、教育或职业衡量的不同社会阶层中,健康是不平等分布的.近年来关于人类健康的研究开始关注生命早期的关键阶段,因为这些阶段会影响生命历程中健康的轨迹.当把健康的社会经济梯度放到生命历程框架中考虑的时候,当前环境不能对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健康的关系作出完全的解释.儿童期SES和生活环境可能会改变早期的健康潜能,从而改变成年期SES以及健康相关生活方式,最终影响成年健康.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87例,根据是否患有HF,分为非HF组(16例)和HF组(71例)。HF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39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组10例和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22例。收集年龄、性别、合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Vaspin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结果:四组间比较,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血浆Vaspin浓度均低于非HF组(P<0.05),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血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