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674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51篇
  1篇
中国医学   69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贵亮 《淮海医药》2015,(1):107-109
2000年以色列GIVEN公司发明的胶囊内镜对消化道领域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1],在此之前小肠是消化道中的盲区,检查不易,结果较差,但胶囊内镜可以无痛苦的进行全小肠段检查,进行有效评价,相对于消化道造影等放射学方法,胶囊内镜有较高的敏感性。并可以提供清晰的内镜图像,被认为是小肠检查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TG/HD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全科医学科及心 内第一、第二病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各7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TG/DL水平.结果 观察 组TG/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炎症因子水平增高,且血脂水平降低,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初诊 Ph+ALL患者27例,19例采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IVD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LP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P组3例),其余8例给予VDLP常规化疗。22例达完全缓解(CR)后给予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序贯治疗,3例给予常规维持及巩固化疗,定期监测血常规、骨穿、ABL基因突变及转阴情况。6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自体移植。结果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C R率可达89.5%,诱导死亡率为0;常规化疗组诱导C R率为50.0%,诱导死亡率为12.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0±1.4)个月,而常规化疗组仅为2.0个月(P<0.05)。移植患者2年总生存(OS)率75.0%,无病生存期(DFS)为83.3%;未移植患者2年OS率为14.0%,DFS率为12.6%;但两组患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FS差异明显(P<0.05)。BCR/ABL转阴患者的OS及DFS均明显高于未转阴患者。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Ph+ALL能提高患者的CR率和缓解持续时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患者的DFS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蓝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亚基(GCLC)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蓝莓汁低剂量预防组(蓝低组,10.0g/kg)、蓝莓汁高剂量预防组(蓝高组,20.0g/kg)、联苯双酯预防组(联苯双酯组,0.15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7d,1次/天,其后用CCl4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及含量,分别采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GCLC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蓝低组、蓝高组和联苯双酯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ST及肝匀浆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肝匀浆CAT、SOD、GS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GCL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组相比,蓝高组与联苯双酯组效果相似,略优于蓝低组。结论蓝莓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可能与上调大鼠肝脏GCLC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急性水肿型(AEP)和出血坏死型(AHNP)胰腺炎血小板形态特征的变化特点及生长抑素(SS)治疗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AEP患者血小板形态特性无明显变化,1wk后,MPV和PDW有显著性升高(t=-2.35,-2.40,P<0.05);常规治疗对血小板形态参数无影响;SS治疗后,MPV和PDW明显升高(t=-3.46,-4.14,P<0.01).AHNP患者Pt明显降抵(t=3.03,P<0.01),MPV和PDW明显升高(t=-2.65,-2.63,P<0.05).1Wk后Pt明显升高(t=4.79,P<0.001),但MPV和PDW无明显降低;常规治疗后,Pt升高,MPV,PDW均降低(t=-3.67,5.08,3.13,P<0.05);SS治疗后Pt明显升高(t=-3.50,P<0.01),MPV,PDW无明显变化.结论AEP与AHNP患者血小板形态特性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SS治疗对Pt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对AHNP者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临床疗效及其预后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关系,以便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呼吸与重症病房收治的64例AECOPD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并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检验对APACHEⅡ评分与实际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75.69±7.98)岁,最小54岁,最大91岁。机械通气时间3~226 d,中位通气时间13(7,25)d。最终35例成功撤机拔管,撤机成功率54.7%;14例撤机拔管失败;1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23.4%。22例患者通气时间大于21 d,占34.4%。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病死率也逐渐增加,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Spearman相关系数r_p=0.941(P=0.005),APACHEⅡ评分预测的死亡率高于实际死亡率。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z=0.642(95%置信区间:0.503~0.781,P=0.050);评分为28.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0.398),APACHEⅡ评分超过28分,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且可靠的手段,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效果,但在预测患者死亡率方面的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7.
神芳玲 《山东医药》2007,47(10):36-36
患者女,40岁。因腹痛伴恶心2d,加重2h入院。体检:T37.2℃,P70次/min,R21次/min,BP110/70mmHg。急性病寄,神智清,全身皮肤无黄染、度疹拉出血点,溅表淋巴第君肿大,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肠呜音稍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3.5×10^12/L,WBC8.2×10^9/L,NO.64,L0.33,M 0.03。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PC)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 意义。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PC 患 者160 例作为APC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6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IA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WBC)、碱性磷酸酶(ALP)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NLR)。结果 APC 组治疗前IAP、CRP、WBC、ALP 及DBIL 水平和NLR 值高于对照组(P <0.05)。重 症组血清IAP、CRP、WBC、ALP、DBIL 及NLR 高于轻症组(P <0.05)。APC 组治疗后血清IAP、CRP、 WBC、ALP、DBIL 及NLR 低于治疗前(P <0.05)。APC 患者血清IAP 水平与NLR、CRP、WBC、ALP 及 DBIL 呈正相关(r =0.702、0.684、0.573、0.487 和0.526,均P =0.000)。结论 APC 患者血清IAP 水平升高, IAP 水平在APC 病情严重程度、炎症反应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体外短波在急性附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于西电集团医院治疗的123例成人急性附睾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体外短波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对照组72例.两组年龄没有明显差异性.结果 经治疗,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睾体积恢复正常大小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在急性附睾炎的治疗中,采用体外短波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S)评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诊治的ARDS患者103例,根据柏林2012年ARDS病情标准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49例;再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2例,死亡组31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LUS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评价预后并比较.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LUS评分与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患者LUS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71±2.31)分、(13.69±2.06)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23.77±4.82)分、(24.73±3.94)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26,P<0.001;t=10.861,P<0.001).轻、中、重度组LUS评分、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依次升高;氧合指数(PaO2/FiO2)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US评分与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LUS评分与ARDS患者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