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19篇
内科学   36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645篇
综合类   809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3篇
  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受者同期分别接受同一供者的心、肺移植六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供者器官的利用率,探讨将同一供者的心、肺同期移植给不同受者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原位灌洗、整块切取的方法获得3例供者的心脏和双肺,分别同期移植给3例终末期心脏疾病患者和3例终末期肺脏疾病患者。供者先行机械通气,然后开胸,主动脉及肺动脉分别插入灌注管,经主动脉插管灌注HTK液,经肺动脉插管灌注改良棉子糖低钾右旋糖酐液,对心、肺进行灌洗,然后整块切取心、肺。受者手术前进行供心、肺的分离,然后再次进行心、肺的逆行灌洗(通过上、下肺静脉插管和主动脉根部或者经腔静脉冠状窦逆行插管)。施行单侧肺移植者,再将左、右供肺分离。3例肺移植受者中,1例行左单肺移植,其他2例为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3例心脏移植者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施行原位心脏移植。结果1例左单肺移植受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双肺移植受者术后出现右肺上叶静脉栓塞,于术后第9天再次手术,切除右肺上叶,后痊愈出院;另1例双肺移植受者,术后出现支气管吻合口狭窄,并发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7个月死于重症感染。1例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恢复到0-I级。结论将同一供者的心、肺分别移植给不同受者,能充分利用供者器官,方法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处理体会。方法11例心脏移植患者中,10例术前合并HBV感染,1例术后5年继发HBV感染。11例患者均存在肝功能受损。给予保肝治疗后,心脏移植前肝功能明显好转。2例患者术前即开始口服环孢素A(CsA),术后长期口服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9例术后应用CsA、Aza(或霉酚酸酯)及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并应用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共用达利珠单抗5剂,激素于术后1个月停用。结果11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3个月并发肺部曲菌感染,开胸手术切除病灶,但患者最终死于爆发性肝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23个月冈严重肝硬化并发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和腹水,行肝移植,术后恢复顺利;1例因反复发生肝功能异常,血CsA浓度极不稳定,术后1年死于急性排斥反应;7例术后随访1~3年,肝功能大多时候正常,偶有转氨酶和胆红素轻度升高,此时血CsA浓度常超出预期值,通过调整CsA的用量,同时辅以保肝治疗,肝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5年继发HBV感染,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至今已存活8年。结论术前合并HBV感染并非心脏移植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要处理得当,就可行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ptn)的表达情况及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 CsA)的抑制作用。 方法: 改良Banff评分系统判断同种小鼠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RT-PCR检测移植心组织内淋巴细胞趋化因子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心脏移植小鼠脾细胞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 结果: C57BL/6-Balb/c急性排斥组小鼠移植术3 d后脾脏显著增大。术后第5、7 d移植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2.667±0.577和2.333±0.577。C57BL/6-Balb/c+CsA组小鼠移植术后脾脏肿大明显减轻,术后第5、7 d心肌间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评分分别为1.000±0.000和1.333±0.577。急性排斥组和CsA处理组小鼠移植心脏在术后第5 d和第7 d都可检测到Lptn mRNA阳性表达,但CsA处理组Lptn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急性排斥组。治疗剂量的CsA可以完全抑制NFATc1活性。 结论: Lptn在早期移植免疫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sA仅能部分抑制Lptn mRNA的表达。活化T细胞Lptn的表达调控存在NFAT以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在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 ,探讨TLSFJM对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F344大鼠作为心脏移植受体 ,以LOU/CN大鼠作为心脏移植供体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 3组 ,于移植前后分别施以RPMI16 4 0、CsA或TLSFJM。每天观察移植心脏跳动情况 ,并于停跳当天或之前解剖观察。分别取供体大鼠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取受体大鼠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 TLSFJM可明显延长大鼠异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RPMI16 4 0对照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期全部为 6d ,TLSFJM治疗组最长均可存活 2 7d ,高剂量 (15mg/kg·d)CsA治疗组存活期超过 2 7d。TLSFJM治疗组大鼠脾细胞增殖的cpm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TLSFJM具有良好的抗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作用。TLSFJM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的明显抑制 ,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眼镜蛇毒因子 (CVF)对豚鼠 -大鼠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的影响 ,探讨其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给受者大鼠进行 CVF (16 0 μg/ kg)、CVF+ CYP(16 0 μg/ kg+ 2 0 m g/ kg)、CYP(2 0 mg/ kg)腹腔注射处理 ,耗竭其体内补体 ,随后对耗竭体内补体的受者大鼠进行颈部豚鼠 -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测定移植供心的存活时间。结果 :经 CVF处理后移植供心存活时间获得延长至 (36 .3± 5 .1) m in。加用环磷酰胺 (CYP)延长尤为明显 [(5 3.4± 7.4) m in],CYP对移植供心存活时间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 [(31.7± 6 .0 ) min]。结论 :CVF可延长供心的存活时间 ,对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1] 。我院于 2 0 0 0年 5月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成功施行了 1例心脏移植手术 ,术后病人康复良好 ,现将有关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 ,12岁 ,扩张型心肌病病史 2年。查体 :双颊面色红 ,毛细血管扩张 ,颈静脉充盈怒张 ,肝颈返流征 ( ) ,心界向左下扩大。听诊 :心音偏低 ,闻及奔马律。CT示 :心脏重度扩大伴少量心包积液。x片示 :心影呈普大形。心脏彩超示 :心脏普大 ,壁薄 ,收缩受抑。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Ⅲ级。5月 2 3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原…  相似文献   
47.
我院于 1999年 8月 2 4日成功地为 1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病人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37岁 ,体质量 6 0kg .因劳累后心慌、气短 2年 ,加重伴双下肢肿胀 30 0d入院。住院期间发生 4次心脏停搏 ,心脏超声发现心脏四腔扩大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78mm ,室间隔动度明显减弱 ,心排血指数 0 .15 .心电图示左室、左房扩大并劳损 ,低电压 ,室性期前收缩。X线片示心脏两侧明显增大 ,心胸比为 0 .8.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住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 ,充分…  相似文献   
48.
科技进步与心血管病学的50年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主要阐述未来50年心血管病学领域内的各种进步,包括基因诊断和治疗、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49.
小鼠→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选择NIH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小鼠升主动脉与大鼠右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小鼠肺动脉与大鼠右颈外静脉端端吻合以建立小鼠→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排斥后取移植心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成功率87%(13/15)。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2.15±0.90天。病理检查发现排斥心脏中广泛血管内血栓形成,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心肌有局灶性梗塞和凝固性坏死。结论:本模型容易操作,易于观察,稳定可靠,是研究异种移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问题,方法:对1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病人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皮质类固醇及OKT3四联疗法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结果:心脏移植术后1a6个月未发生明显的急性排异反应。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及综合监测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可以有效地抗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