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6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47篇
临床医学   3244篇
内科学   318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4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6090篇
预防医学   10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191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0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956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18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是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其抗过敏、抗炎及抗休克作用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通过其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心功能不全的急诊治疗,观察该药对急性呼吸困难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观察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40例的疗效,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心绞痛改善显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心功能明显改善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心绞痛改善显效14例,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心功能明显改善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疗效稳定、安全,对基层医院进行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 I,CTn-I)水平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和培哚普利对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1)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42例,女22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Ⅲ级45例,心功能Ⅳ级19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和培哚普利组32例。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2)常规治疗组接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培哚普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6 mg,治疗随访6周。(3)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CTn-I水平,应用彩色心脏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组间均数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 血清CTn-I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升高的程度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明显,常规治疗组及培哚普利组治疗后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培哚普利降低更明显(P〈0.01),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以培哚普利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1)。结论 血清CTn-I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培哚普利可降低血清CTn-I水平,改善心功能,培哚普利有抑制心肌损伤,改善心室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超声心动图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无创的诊断方法,本文仅就超声心动图在心功能测定方面的应用作简要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h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96.
1 一般资料 12例病人中,男10例,女2例,年龄74~91岁.所有病人均患有冠心病,患劳力性心绞痛2例,高血压病7例,Ⅱ型糖尿病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代谢综合征2例,肺心病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3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32例DC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改善程度(NYHAd)也好于对照组。②对照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EF、FS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F、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③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ACEI能够明显改善DCM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H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NPPV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的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并比较.结果:CHF患者的LVEF、CO、SV较健康组明显降低,应用NPPV治疗4d后,患者的LVEF、CO、SV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NPPV可改善CHF患者的左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QRS时限变化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并与脑型利钠肽(BNP)进行比较。方法入选120例初发AMI患者,72h内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按照Killip分级1、2、3、4将患者分为4组,均检测血浆BNP 浓度、常规心电图测定QRS时限。所有患者观察随访6周,6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照LVEF分为心衰组和正常组。结果QRS时限及BNP浓度在Killip分级1、2、3、4级各组中阶次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QRS时限与AMI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6,0.385);心衰组BNP、QRS时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BNP浓度、QRS时限与恢复期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7,-0.502);AMI后急性期BNP>596pg/mL及QRS时限>100ms是近期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BNP:OR=13.512,P=0.009;QRS时限:OR=4.696,P=0.055);QRS时限与BNP显著相关(r=0.752)。结论QRS时限可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及危险性评价,临床应用价值与BNP相似。  相似文献   
1000.
血浆脑钠肽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免疫放射分析方法测定96例患者的BNP浓度,其中心功能异常各组与心功能正常组(2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随着DHF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值(E/A)与BNP呈显著负相关;取血浆BNP水平100pg/ml为分界值,判断单纯D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1.5%和85.2%。结论血浆BNP是诊断高血压及(或)糖尿病致DHF的良好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