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8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30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347篇
临床医学   3271篇
内科学   320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4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6123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203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21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770篇
  2021年   1003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休克:整个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呼吸,循环系统等主要脏器和细胞功能严重障碍过程,集中表现体内血容量和有效血容量减少,重要器官和组织循环障碍,如抢救不及时有效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82.
集中治疗室患的生命处于危急状态,如果不进行医疗干预,生命就不能维持。易发生治疗和处置导致的肉体痛苦、濒临死亡的恐惧、语言交流受限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有患出现认知障碍、言行异常等一过性精神症状。为防止危险发生,陷入此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对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左心室心肌凋亡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半定量分析和HPLCRIA法分别检测了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因各种原因引起缺氧和缺氧合并PAH[PASP>30mmHg,PAMP>20mmHg(1mmHg=0.133kPa)]死亡的17例患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5种相关凋亡基因蛋白表达及心肌Ang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缺氧组的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缺氧合并PAH组与缺氧组却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缺氧及缺氧合并PAH组心肌组织Ang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合并PAH组高于单纯缺氧组,2组相比较P<0.05。缺氧和缺氧合并PAH患儿心肌组织AngⅡ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3,P<0.01,0.551,P<0.05)。结论:缺氧是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而PAH的形成并未进一步使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加重,缺氧与AngⅡ在引起左心室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Konstam  M.  A.  Neaton  J.  D.  Poole-Wilson  P.  A.  宁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7-28
背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以改善心衰(HF)患者的预后和症状。在ELITEⅡ研究中,比较了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心衰患者死亡率、发病率以及功能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和结果:总共3152例年龄≥60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射血分数≤40%的HF患者入选研究,接受氯沙坦50mg1次/d或卡托普利50mg3次/d。判断预后的指标包括:全因或HF相关的死亡、住院和停止治疗;NYHA分级的变化;生活质量(QoL)。各治疗组问HF相关预后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NYHA分级得到了相似的改善(P〈0.01)。观察1856例患者的QoL发现,1343例患者至少存活1年以上;两组中1年存活者的QoL均得到了改善(与基线相比,P〈0.001)。  相似文献   
85.
补阳还五汤是《医林改错》中的方剂,功能为益气活血通络,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症。笔者临床中将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6周的黑山羊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 SC s,进行培养、传代,以第3代细胞行5-B rdU标记并与S IS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制备M SC s-S IS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将其缝合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植入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博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81±4.91、37.06±4.75 m l和59.20%±5.41%和44.56%±4.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72.55±8.13、83.31±8.61 m l和29.75±5.98、46.25±6.68 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E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4.85±6.35 cm/s和43.14±4.81cm/s(P<0.01);A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2.33±6.65 cm/s和56.91±6.34 cm/s(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左室腔扩张明显,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梗死区呈瘤样扩张,局部室壁反常运动;实验组左室腔明显小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强,心尖梗死区扩张不明显。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见实验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间明显侧支循环建立。结论M SC s-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侧支循环建立,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7.
Steendijk等通过对压力-容积环的分析,发现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按照NYHA标准,研究入选22名患者,其心功能Ⅲ或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束支阻滞和QRS间期>120ms,并置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仪。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获得了右房起搏频率在80、100、120和140bpm期间的压力-容积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6个月后,获得了双侧心室分别在同样的起搏频率期间的压力-容积环,用专门的软件完成稳定状态压力-容积环的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NYHA心功能由(3.1±0.5)级变…  相似文献   
88.
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二宁 《医学文选》2006,25(3):558-560
自1895年Kirstein首次借助喉镜行气管内插管,1913年Jackson正式确立以直接喉镜完成气管内插管的理论,至今气管内插管在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呼吸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反应,在窥喉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6kPa)、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此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高龄、病重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常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在插管过程中死亡。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现就这一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心力衰竭(心衰)中的衰竭一词勿误为心脏已经不能工作,衰竭是从英语"failure"翻译来的如译成不全可能更合适。事实上也只是心功能不全,只是心脏作功效率比正常时有减退,绝非不能工作。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化,寿命延长,医疗条件改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老年心脏病发病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心力衰竭,发病率亦会增加。但心衰是可以预防,可治疗甚至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90.
李淑梅 《吉林医学》2003,24(5):394-395
<正> 1977年9月Gruentg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20年中以PTCA为基础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和近10年研究最为活跃且发展最快的领域。新的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其主要进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