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8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47篇
临床医学   3247篇
内科学   318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4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6092篇
预防医学   10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209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0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955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张继明  侯召荣 《心脏杂志》2007,19(2):202-204
目的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加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缬沙坦、SI加常规治疗(31例),并对CHF的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进行观察。结果在CHF进程中,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缬沙坦加SI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CHF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缬沙坦加SI是治疗CHF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2.
收缩压(即通常说的上压)小于120mmHg,即被认为是正常的血压,如果血压大于140mmHg,就是高血压。当血压过高时,心脏的负荷也增大,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心肌肥厚、重构,最后可引起心功能衰竭。所以医生们会认为,心功能衰竭的病人低血压是个好的征兆。这个想法不一定正确,近日有临床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分析20例直背综合征患者有15例初诊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诊为心肌病。本征临床症状以心悸为主,占58.3%,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主观症状,20例患者在心底部或心前区均可听到Ⅱ—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呈喷射性、易变性,坐位或吸气时减弱,卧位或呼气时增强。X线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文24例患者胸椎轴线均变直,正常生理性弯曲消失,胸椎前后径/横径比值变小在0.30—0.41之间。本文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音图、心排血量测定等多种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单纯直背综合征患者左室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预后良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64.
65.
66.
左心房功能的临床评价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对左心功能的研究中,多偏重于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而对于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对心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左心房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左心房功能在心功能的维持中具有重要意义。左心房的基本作用包括3个方面:左心室舒张早中期,充当“管道”,输送血液由肺静脉进入左心室(通道功能);左房心肌主动收缩充当“助力泵”,增加舒张晚期左心室充盈(收缩功能);左心室收缩期,充当“贮存器”,贮存血液(储备功能)。左心房功能在维持左心室充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使用胃网膜右动脉和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患者全部使用胃网膜右动脉与右冠状动脉搭桥,其中6例使用双侧乳内动脉,11例使用单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中期随访结果表明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没有胸骨愈合不良及腹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网膜右动脉及乳内动脉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很好的血管材料,可以应用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68.
张江豹 《中医药研究》2008,6(3):360-361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级~Ⅳ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6个月后行心脏彩超和6min步行距离检查。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室重构的指标,以6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EF)值做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反映心室重构的指标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LVEDd、IVST、LVPW、EF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了90m,对照组增加了38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EF值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对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腔交感神经阻滞(thoracic epidural sympathetic block,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情况予以分析。方法 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0例,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TESB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心腔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结论采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效果好,且能缩小心腔、逆转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比较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DCM患儿20例分为治疗Ⅰ和Ⅱ组,分别在传统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IVIG,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心功能,检测治疗前后左房横径(LA)、左室舒张期内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并计算其治疗前后变化。所有病例随访1年,计算1年存活率。结果治疗Ⅱ组心功能明显优于治疗Ⅰ组(P均<0.05);两组LA、LV、LVEF和CI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Ⅰ组各参数变化明显低于治疗Ⅱ组(P均<0.05),其1年存活率明显低于治疗组Ⅱ(P<0.05)。结论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和大剂量IVIG均能改善DCM患儿心功能,但IVIG疗效优于泼尼松联用硫唑嘌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