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7篇
  免费   2021篇
  国内免费   593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395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719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4999篇
内科学   2009篇
皮肤病学   173篇
神经病学   830篇
特种医学   7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850篇
综合类   8365篇
预防医学   1930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4330篇
  156篇
中国医学   3776篇
肿瘤学   274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800篇
  2022年   1664篇
  2021年   2211篇
  2020年   2054篇
  2019年   2153篇
  2018年   929篇
  2017年   1362篇
  2016年   1248篇
  2015年   1273篇
  2014年   1823篇
  2013年   1538篇
  2012年   1592篇
  2011年   1508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048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295篇
  2006年   873篇
  2005年   1128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脑梗死预后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方法共纳入6项队列研究作为研究资料,对脑梗死后检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非同型半胱氨酸血症(NHHcy)的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的NIHSS评分在HHcy组与NHHcy之间进行比较,14 d(Z=3.93,P<0.000 1)、30 d(Z=2.73,P=0.006)、90 d(Z=2.51,P=0.01)、180 d(Z=5.49,P<0.000 0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脑梗死后的BI评分在HHcy与NHHcy组之间进行比较,14 d(Z=2.79,P=0.005)、90 d(Z=4.76,P<0.000 1)、180 d(Z=5.49,P<0.000 1),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在30 d(Z=1.71,P=0.0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Hcy对脑梗死近期预后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影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2.
CHADS2评分指导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1].相比安慰剂和阿司匹林治疗,抗凝治疗可以使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生率分别减少近2/3和3/5,但抗凝治疗却增加了患者出血的风险[2,3],鉴于抗凝的利弊,如何评估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就显得极为重要.CHADS2评分是众多评价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运用最广泛的一种.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对心源性卒中患者药物治疗中也推荐使用这一评分.现将CHADS2评分提出、应用价值、评分缺陷及其相关改良等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3.
何澄  郭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292-2293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股骨头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入的62例行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使用的金属头直径不同分为大头金属-金属髋关节组(观察组)及普通假体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长程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对比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对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对比中,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2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2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对比中,术后1个月、术后2年的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程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内收、外旋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屈曲、内收、外旋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术后大腿疼痛3例,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术后大腿疼痛2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2例,深静脉血栓4例;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对照组为31.25%,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属大头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且具有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合于年龄较轻及对关节活动度要求较高的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9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其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它是临床表现、危险层次及预后不一致的一组疾病群。研究表明ACS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指导治疗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128例,其中65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63例行常规骨瓣血肿清除术(骨瓣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GCS评分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骨瓣组(P<0.05),小骨窗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骨瓣组,术后并发症低于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GCS评分在9~12分的患者术后1个月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组病死率15.9%,病死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发现,骨瓣组患者总有效率42.9%,小骨窗组患者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好、死亡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庄琳  赵腾  史雪  杨颉  郭振清  赵洪国 《山东医药》2012,52(45):55-57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4例CML患者,临床分期为慢性期84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12例.慢性期IM用量为400 mg/d,加速期及急变期为600 mg/d,中位IM治疗时间为29(3 ~88)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每3~6个月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和bcr-abl融合基因.比较各临床分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临床耐药、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比较,慢性期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12个月时的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率(P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治疗结束时的累积获得CHR、PCyR、CCyR、完全分子学反应率,以及1、3、5年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或<0.01).应用IM治疗前时间≥90d、是否应用干扰素治疗、依从性不佳是影响IM疗效的不利因素(P均<0.05).EUTOS评分低危患者获得MCyR、P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高危患者(P均<0.05).慢性期患者的原发耐药率为9.5%,继发耐药率为14.3%;加速期、急变期患者原发耐药率分别为37.5%、66.7%,继发耐药率分别为25.0%、16.7%.结论 IM治疗CML慢性期患者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小,在疾病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IM耐药率较高,EUTOS评分高、依从性不佳可影响IM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sST2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sST2浓度,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sST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sST2水平随着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增高而逐渐升高(P<0.001)。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血浆sST2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sST2浓度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2,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sST2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8.
郑盛  杨晋辉  唐映梅  刘海  尤丽英 《肝脏》2012,17(6):385-388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MELD-Na评分系统、MESO指数评分系统以及iMELD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30例,分别计算每例患者入院时的MELD、MELD-Na、MESO及iMELD分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四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2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访3个月内死亡68例,生存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分别为22.34±4.36、24.26±5.45、1.62±0.23和37.59±6.97,死亡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分别为27.76±5.28、30.11±6.19、2.05±0.1 8和46.65±7.01。死亡组与生存组的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5,0.000,0.003)。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系统在判断2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生存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856、0.857和0.84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59~0.897、0.754~0.893、0.760~0.898、0.781~0.906,四种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MELD-Na、MESO及iMELD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四种评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准确的预后判断仍需要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9例,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77例,及3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内脂素、TNF—α、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老年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进行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重症肺炎组内脂素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及对照组(P均〈0.01),非重症肺炎组内脂素亦高于对照组(P〈0.01)。老年重症肺炎组中内脂素水平与TNF—α、CRP、IL-6、IL-8呈正相关俨〈0.05),与PaO2、氧合指数呈负相关俨〈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内脂素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是一种促炎脂肪细胞因子,对于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皮质脊髓束(CST)的DTI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此检测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时间演变过程。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皮层下运动通路脑梗死患者34例,发病时间从5h至2年。在入院时行MRI+DTI检查。34例中选取5例患者,在发病1W内、第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行MRI+DTI检查。采用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重建出平均弥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参数图。通过放置兴趣区(ROI)的方式计算出FA值、MD值、rFA、rMD。ROI放置在双侧大脑脚。结果脑梗死后病灶同侧大脑脚区rFA在1月内下降最明显,1个月至3个月下降变慢,3个月后rFA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保持平稳。而rMD在脑梗死2W内无明显变化,2W至3个月上升,3个月后基本保持稳定。5例患者不同时间点的DTI研究能够显示这种变化过程。结论脑梗死后从早期、亚急性至慢性期同侧大脑脚处皮质脊髓束的FA值进行性减少。DTI有利于检测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发生Wallerian变性的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