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728篇 |
免费 | 6382篇 |
国内免费 | 55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97篇 |
儿科学 | 244篇 |
妇产科学 | 384篇 |
基础医学 | 2073篇 |
口腔科学 | 218篇 |
临床医学 | 37882篇 |
内科学 | 4524篇 |
皮肤病学 | 345篇 |
神经病学 | 1845篇 |
特种医学 | 20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4692篇 |
综合类 | 40761篇 |
预防医学 | 38287篇 |
眼科学 | 173篇 |
药学 | 20958篇 |
619篇 | |
中国医学 | 11564篇 |
肿瘤学 | 11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2146篇 |
2023年 | 4266篇 |
2022年 | 5464篇 |
2021年 | 9085篇 |
2020年 | 6275篇 |
2019年 | 4278篇 |
2018年 | 1891篇 |
2017年 | 3507篇 |
2016年 | 3462篇 |
2015年 | 4130篇 |
2014年 | 8815篇 |
2013年 | 8420篇 |
2012年 | 11370篇 |
2011年 | 11257篇 |
2010年 | 9946篇 |
2009年 | 9453篇 |
2008年 | 9957篇 |
2007年 | 8516篇 |
2006年 | 7944篇 |
2005年 | 8171篇 |
2004年 | 6938篇 |
2003年 | 5631篇 |
2002年 | 4226篇 |
2001年 | 3395篇 |
2000年 | 2485篇 |
1999年 | 2018篇 |
1998年 | 1436篇 |
1997年 | 1097篇 |
1996年 | 842篇 |
1995年 | 598篇 |
1994年 | 482篇 |
1993年 | 322篇 |
1992年 | 253篇 |
1991年 | 207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8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 3 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反应与需求的调查评估 ,运用护理程序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 ,促进身心康复 ,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住院心肌梗塞病人 3 5例 ,男 2 5例 ,女 1 0例 ,年龄 40~ 76岁 ,广泛性梗 相似文献
72.
73.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院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施感动服务,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良方.感动服务是服务理念的又一次推进,是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服务,是创造超过患者期望值的一种创新服务.感动服务就是病人的感受.病人感觉=病人体验-病人的期望.当期望值大于0时,病人感动.如病人入院后希望得到护士一个笑脸,护士不但笑脸相迎,还问寒问暖,那么其值=病人体验到笑脸和问寒问暖-笑脸大于0感动.其实,病人的外在需求很容易满足,护士的服务要尽量达病人的潜在需求.住院病人实施感动服务,重点作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74.
莫阳娇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5(7):103-104
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损,使患者功能恢复…。本文通过对35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5.
岳亮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10):21-22
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发展的自然规律,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须阶段。我国自2000年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比例不断增大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的需要也日益扩大。据国内外老年人死亡率资料统计,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0%左右。这些疾病对临终老年人除遭受疾病痛苦之外,还带来了心理 相似文献
76.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采用血液灌流疗法治疗急性中毒患者22例,除2例错过治疗时机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7.
78.
癌症病人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康复期绝大多数不可能在医院内完成,实行出院后随访和康复指导,逐步护理工作,这样就把护理范围由医院扩展到了社会,把护理对象由疾病期扩展到了康复期,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尊医率和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从而保证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001年10月~2002年10月, 相似文献
79.
8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疾病谱和医疗保健服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需要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本着人才培养这个目标,我们在改革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同时,加强选修课课程体系的建设,经过3年来的不断实践,初步建立了临床阶段选修课课程体系。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加强临床英语课教学,扩展人文知识,加强品德修养,了解医学前沿性、边缘性学科及最新医疗技术及进展,掌握医学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