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93篇 |
免费 | 1721篇 |
国内免费 | 7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85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576篇 |
口腔科学 | 201篇 |
临床医学 | 2911篇 |
内科学 | 2352篇 |
皮肤病学 | 129篇 |
神经病学 | 215篇 |
特种医学 | 62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812篇 |
综合类 | 6553篇 |
预防医学 | 2589篇 |
眼科学 | 224篇 |
药学 | 7283篇 |
95篇 | |
中国医学 | 2556篇 |
肿瘤学 | 6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8篇 |
2023年 | 792篇 |
2022年 | 915篇 |
2021年 | 1174篇 |
2020年 | 752篇 |
2019年 | 671篇 |
2018年 | 329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636篇 |
2015年 | 763篇 |
2014年 | 1102篇 |
2013年 | 1113篇 |
2012年 | 1345篇 |
2011年 | 1493篇 |
2010年 | 1292篇 |
2009年 | 1327篇 |
2008年 | 1650篇 |
2007年 | 1270篇 |
2006年 | 1277篇 |
2005年 | 1342篇 |
2004年 | 1044篇 |
2003年 | 951篇 |
2002年 | 876篇 |
2001年 | 904篇 |
2000年 | 866篇 |
1999年 | 697篇 |
1998年 | 574篇 |
1997年 | 424篇 |
1996年 | 270篇 |
1995年 | 234篇 |
1994年 | 204篇 |
1993年 | 150篇 |
1992年 | 144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中文简化版PAD情绪量表在京大学生中的初步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中文简化版PAD情绪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00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信度分析、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愉悦度、激活度和优势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5、0.58和0.72;各项目与其所属维度的相关介于0.641-0.872之间(P〈0.01);三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50.46,RMSEA=0.079,NNFI=0.90,NFI=0.92,CFI=0.93,GFI=0.95。结论:愉悦度和优势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激活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63.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 40例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者体表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并与 42例 2型糖尿病无心血管病变及 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组QTd及QTcd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以QTd >46ms为异常 ,则诊断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2 .5 %、85 .7%及 84.1%。以QTcd >5 2ms判为异常 ,则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 85 .0 %、83.3 %、84.1%。结论 QTd及QTcd延长可作为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患者伴心血管病变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4.
我院 1995年至 1997年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 ,测量治疗前后的心电图上相应导联的QT间期及RR间期 ,算出不同时期的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间期(QTc)及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通过分析 ,发现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预后与QTd及QTcd值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48例患者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2 .7岁 ) ,男 31例 ,女 17例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征性改变。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方法 ,溶栓剂采用尿激酶 ,以及硝酸甘油、肝素、吗啡、吸氧等措施。当室… 相似文献
65.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参照室律失常Lown和Woff分级分组,观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QTd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认为QTd值检测,对AMI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6.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 10 6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 ,参照室性心律失常Lown和Woff分级分组 ,观察QT离散度 (QTd)与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的关系 ,探讨QTd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 ,QTd在AMI患者各亚组间和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 ,且AMI组QTd与所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 =0 .5 73)。认为QTd值检测 ,对AMI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甲亢左室肥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206例甲亢患者QT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左室肥大组、左室正常组QTd分别为61.36±22.08 ms和40.18±9.68 ms(P<0.01),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35.92%;VA、复杂VA及室速(VT)患者的QTd显著高于无VA者(P均<0.01);LVA者QTd显著高于无LVA者(P<0.01);并检出LVH又QTd>60 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LVH,但QTd<60 ms者(均P<0.01).结论:QTd对预测甲亢LVH者发生VA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指标的意义.方法对70例冠心病患者,包括3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QTd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痛组的QTd值(61.34±20.17)ms明显大于正常组,P<0.001.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值(76.94±22.19)ms明显高于冠心病组,P<0.005.当QTd≥60ms时,心律失常组的阳性率明显大于冠心痛组.结论QTd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0.
患女,74岁,因股骨粗隆骨折术后一年拔除内固定而于1998年6月1日入院。来院体检:T37℃、HR64次/分,R18次/分,BPl50/90mmHg(1mmHg=0.133kPa).心失部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级SM,早搏2~3次/分,肝脾未发现异常,两下肢无浮肿。EKG示偶发室早、房室交界性逸搏。于6月3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术中用0.25%布比卡因(Bupivacaine)两次各为5ml,用药后心室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