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7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9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53篇
内科学   39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4147篇
预防医学   50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664篇
  25篇
中国医学   91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06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828篇
  2009年   846篇
  2008年   948篇
  2007年   831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安体舒通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安体舒通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以安体舒通30 mg·kg-1·d-1 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同时取8只同龄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beta-1,TGFβ1)、 胶原Ⅰ和 Ⅲ(collagenⅠand Ⅲ)在大鼠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RT-PCR的方法检测TGFβ1、CTGF mRNA在心肌表达水平;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用碱水解法测定左室心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ro)含量。结果:(1)SHR对照组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index,LVI)、CVF、Hypro、collagenⅠ和Ⅲ、CTGF、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SD大鼠组(P<0.01);相对于SHR对照组,安体舒通组则显著降低(P<0.05);(2)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CVF、Hypro和LVI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安体舒通能明显改善SHR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和抑制CT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2.
<正> 本文探讨高血粘症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康复医疗提供客观条件,现将我院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检出的载体血液粘度增高69例血液动力学资料作一初步分析。资料与方法 69例中,男性52例,女性17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8例,31~40岁10例,41~50岁32例,51岁以上共19例,本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4.5岁,患缺血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16例,慢支肺气肿4例,高脂血症16例,其他23例。  相似文献   
143.
非细胞体系核重构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博  翟中和 《解剖学报》1992,23(1):48-52
用电镜观察Lambda DNA与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在非细胞体系内的核重构,发现Lambda DNA首先诱导形成类染色质结构,膜泡、核孔复合体围绕这一结构组装成双层核膜,同时类染色质也随着核膜的装配,表现出从致密凝聚到呈现松散均匀分布的变化。有工作表明,在由染色质诱导的核重构过程中,或者是膜泡先与染色质结合,然后有核孔出现,或者是核孔物质先与染色质作用,膜泡通过结合核孔物质形成双层核膜。我们观察由外源DNA诱导的核重构过程,则发现膜泡与核孔复合体先分别独立地与类染色质结构相互作用,然后核孔复合体再镶嵌到双层核膜中。  相似文献   
144.
Speckle噪声是造成超声医学图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我们通过修改形态学重构算法-Downhill算法的初始条件,使其适用于超声医学图像的去噪处理。首先在掩模图像中确定标记图像作为算法的初始化和开始区域,再使用改进的Downhill算法对超声医学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传统滤波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心脏腔室内的Speckle噪声同时保留图像的轮廓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中达比加群、华法林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研究前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配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配合达比加群治疗。以患者治疗期间左心室血栓治疗影响,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患者预后期间MACE发生率、栓塞发生率,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为标准,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血栓消失率、APTT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血栓消失用时、MACE发生率、栓塞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PT、TT、FI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达比加群或华法林均可起到一定左心室血栓消除效果,调节凝血功能,但达比加群血栓消除效果、凝血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均优于华法林,临床治疗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46.
心肌致密化不全又称海绵状心肌病,大部分患儿以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为主。LVNC是一种与基因及遗传有关的心肌发育异常性疾病,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为其主要病理改变。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LVNC的诊断率逐渐增加,由于该病预后较差,在临床上也逐渐受到关注。日前,临床以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作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具体诊断还应结合患儿的临床特征。LVNC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目标为改善心肌质量,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本文针对LVNC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目前可行的治疗手段及不同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综述,旨在对LVNC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AT)是位于脏层心包和心肌之间的一种特殊脂肪组织,研究表明EAT参与AF的发生与维持,但是具体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释。EAT来源的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 ADSCs)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近年来受到重视。该文主要从EAT特点、定量检测及其与心肌结构与电重构的关系,特别是EVs对AF发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AF的发病机制,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将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研究冠心病虱的左室舒张功能(LVDF)。方法: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0例心病患和79例相同年龄组正常人舒张早、晚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最大速度(Vmax)时间速度积分(TVI),同时用TDI技术检测左室外侧壁心肌收缩、舒张期运动频谱的Vmax和TVI,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技术所检测的正常人舒张早期峰的Vmax和TVI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舒张晚期峰的Vmax和TVI逐渐增高,冠心病患的数据变化与年龄关系不明显,主要与其心肌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关,当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出现“假性正常”、无法准确判断LVDF时,TDI技术的敏感性较高,它还可按检查的设计任意测量某一部位的心肌运动。结论:用血流多普勒频谱判断LVDF在一般情况下简单、方便。TDI技术可同时对左室收缩、舒张功能进行全面判断。  相似文献   
149.
左室负荷改变及缺血对犬左室舒张早期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速度在负荷改变及缺血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犬应用脉冲波多普勒测量左室对照状态、负荷改变及缺血状态下二尖瓣瓣尖及瓣下1cm及2cm三个取样点的E波流速,各点心电图R波顶峰至E波顶峰的时间(R-E)变化,同时用心导管法测量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了解与T值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二尖瓣血流速度在左室内的衰减为非线性,与静息状态相比速度衰减幅度由25%增加到39%,二尖瓣血流时间指标R-E受负荷影响小,受缺血的影响显著与静息状态相比缺血状态下,R-E  相似文献   
150.
高血压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529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伴左心室肥厚的181例中63例(34.8%)合并复合性心律失常,而无左心室肥厚的348例中仅27例(7.76%)合并复杂性心律失常(P<0.01);在≥60岁患者中左心室肥厚及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60岁患者(P<0.01);有左心室肥厚及复杂性心律失常者常合并缺血性ST段改变。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积极控制高血压是减少发生左心室肥厚,进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