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15篇
内科学   179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242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8篇
  11篇
中国医学   48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金燕  钱惟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33-273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对左室重塑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84名EH患者按动态血压值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重塑的特点。结果:平均血压值较高的B组LVMI、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均高于平均血压值低的A组(均P<0.01),正常构型发生率低于A组(P=0.01)。LVMI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动态血压值高的EH患者LVMI较大,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较高。动态血压对EH患者左室重塑的类型有强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脑利钠肽(BNP)是一个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室壁压力负荷过度时,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文献提示其可以作为监测心力衰竭(心衰)病情变化的一个观察指标。本研究对有气促和呼吸困难的128例患者进行BNP检测,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床边检测BNP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近30年来,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室缺)与肺动脉狭窄(肺窄)多采用室缺修补和解剖左室到肺动脉的心外管道吻合(即Rastelli手术),但该种手术的晚期效果差。1990年,Ilbawi等报道应用双调转术(doubleswitch手术)治疗该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双调转术是心房内调转术和大动脉调转术或Rastel1i术相结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苯那普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Chymase(CMA)基因A/B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15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24个月的随访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以及CMA基因A/B多态性;超声心动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 (1)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而心率改变不明显;(2)能明显逆转LVH;(3)ACE基因型间除左室质量(LVM)下降值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值在DD基因型明显大于Ⅱ型和ID型以外,其余各临床指标下降值在ACE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CMA基因型间各临床指标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ACE基因中各基因型与CMA基因中各基因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ACE基因型与LVMI下降值有关。结论 长期服用苯那普利可以明显降低血压、逆转LVH;其中ACE基因为DD型的患者较其他基因型患者更易于LVH逆转,而CMA基因多态性与LVH逆转不相关;两种基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估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参数的变化,选取100例接受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E技术对正常对照组和心梗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参数并进行比较。心梗患者PCI术前组左心室各功能参数值均劣于正常对照组,而术后1个月左心室各参数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CI术前、术后应用RT-3DE能够准确定位、定量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性,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2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厚情况分为肥厚组(n=52例)和非肥厚组(n=74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指标及血压变异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结果 高血压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非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 SBP 与dSSD、nSSD为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 SBP 与dSSD、nSSD是影响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平稳控制血压对防止左室肥厚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各项指标、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VEDd、LVES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治疗前比明显较低,LVEF、SV、CO、FS和治疗前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不良症状,临床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92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地高辛治疗,予以观察组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心室率及左室射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及静息心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地高辛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可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心室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塑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SHR组、GSP低剂量组(50 mg·kg~(-1)·d~(-1))和GSP高剂量组(200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1)·d~(-1))。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设为对照组。治疗8 w后,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全心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生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HE和Masson染色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并测定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印迹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 GSP能显著降低SHR的SBP(P0.01),改善左室重塑参数、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及p47phox蛋白表达(P0.05),提高SOD活性及抑制OH·能力(P0.05),GSP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 GSP对SHR左室重塑有减轻作用,可能与降低SBP、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p47pho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叶曦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78-79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00%高于对照组的71.00%,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LVEF、步行运动耐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