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8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724篇
耳鼻咽喉   420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803篇
口腔科学   288篇
临床医学   4514篇
内科学   3688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318篇
特种医学   1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886篇
综合类   7760篇
预防医学   2544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2521篇
  64篇
中国医学   1285篇
肿瘤学   768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689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1286篇
  2013年   1305篇
  2012年   1553篇
  2011年   1789篇
  2010年   1419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687篇
  2007年   1505篇
  2006年   1435篇
  2005年   1584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1271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910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肝癌患者共95个肝脏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患者均行定期随访、复查。结果95例癌灶射频消融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3个月CT或MRI复查,缓解率为91.67%,完全缓解率为65.48%。各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缓解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从(646±757)IU/L降至(250±267)IU/L(P〈0.05)。6、12、20个月生存率分别是100.00%、95.23%、92.86%。结论射频消融术做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肝癌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对比三种镇痛分娩对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产程干预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采用不同方式镇痛分娩的产妇及未采用镇痛分娩产妇的各项指标。结果 麻醉组产程时间最长,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产程时间最短,同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痛分娩未显著性影响产程进展及新生儿情况,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蓝氧仪冲洗联合克霉唑阴道片的临床疗效,为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44例接受蓝氧仪冲洗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1.90%(5/42),观察组复发率为4.55%(2/44),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氧仪冲洗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可使克霉唑阴道片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该院采用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法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跟踪观察3-12个月,记录回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Macnab评价104例患者中,优84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0.4%,有效率为96.2%,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消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效果差异,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措施分为手术组和消融组各4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切除法治疗,消融组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跟踪随访5年,比较2组治疗后1、3、5年内的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1、3、5年内的无瘤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相近,无明显差异,但经皮消融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先方案。  相似文献   
996.
2009年Krum首次报告了将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SD)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国外已有几项有关研究报道,特别是2011年7月经美国FDA批准进行Symplicity HTN-3研究正在进行,国内包括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也开始开展RSD技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免疫靶向治疗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术后复发性HCC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分别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或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采用实体瘤mRES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结果 在治疗后3 m,观察组有效率为8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8.2±6.8)%、(45.9±4.7)%和(1.8±0.3),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5±6.1)%、(33.3±4.5)%和(1.3±0.2),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22.5±1.8)%,显著低于对照组【(28.3±1.4)%,P<0.05】;观察组I/II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P<0.05);观察组1 a生存率为4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RFA和免疫靶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复发性HC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可能与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耳形态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4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左房肺静脉血管成像或食道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左心耳形态分为鸡翅形、风向标型、仙人掌型、菜花型。术后随访18个月,以消融术后复发为结局,分析左心耳形态对房颤复发的影响。结果 阵发性房颤57例(22.80%)复发,持续性房颤78例(41.05%)复发,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发率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组患者左房前后径、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体积均大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中,鸡翅型房颤复发率最高(37.26%),风向标型复发率最低(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耳体积、持续性房颤及鸡翅型左心耳形态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 95% CI) 分别为1.348(1.009~1.801)、1.980(1.343~2.919)、1.687(1.021~2.786)。此外,服用ACEI/ARB类药物也有助于减少房颤复发。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房颤消融术后左心耳形态累计复发率依次为鸡翅型>仙人掌型>菜花型>风向标型(χ2=9.302,P=0.026)。结论 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相关,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99.
35岁女性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中诱发宽QRS心动过速,尝试心室超速起搏后变为窄QRS波,起搏后间期-心动过速周长为125 ms。仔细分析可发现两种心动过速周长和VA间期相同,希氏束呈现顺向夺获,校正后的起搏后间期-心动过速周长为75 ms。考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二尖瓣环左后间隔处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分析。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ASA为Ⅰ~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A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B组)、传统组(C组),各组30例。对三组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操作时间、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Bromage改良法、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A组平均操作时间(4.7±0.9)min,B组为(3.5±0.7)min,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平均操作时间(6.8±4.7)min,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出现2例声音嘶哑,3例误穿血管,1例血肿;A组与B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阻滞完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药后15min、30min,A组和B组运动阻滞程度3级、4级、5级总例数明显多于C组,C组与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C组麻醉优良率73.33%,与A组、B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提高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成功率,缩短神经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操作时间,加快运动阻滞程度,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