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92篇
  免费   3806篇
  国内免费   635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22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19篇
内科学   1218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7篇
综合类   11100篇
预防医学   1110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419篇
  45篇
中国医学   3435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782篇
  2023年   2483篇
  2022年   2005篇
  2021年   2492篇
  2020年   1903篇
  2019年   1865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1610篇
  2016年   1668篇
  2015年   1729篇
  2014年   2749篇
  2013年   2415篇
  2012年   3013篇
  2011年   3148篇
  2010年   2774篇
  2009年   2271篇
  2008年   2639篇
  2007年   2132篇
  2006年   1867篇
  2005年   1742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474篇
  2002年   1184篇
  2001年   970篇
  2000年   885篇
  1999年   724篇
  1998年   693篇
  1997年   573篇
  1996年   598篇
  1995年   530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RP-HPLC法测定玉屏风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苑苑 《广东药学》2004,14(3):10-11
目的建立玉屏风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一水(35:65),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浓度0.5~1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玉屏风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2.
风与肾病论     
从外风伤肾、内风扰肾、肾病治风等方面论述了风与肾病发病观与治疗特点.认为风邪贯穿于急慢性肾风的始末.外风伤肾,肺先受邪,肺肾同病;内风扰肾,外风由表及里潜伏肾中,成为肾风;肾深居下焦,唯风易至,潜存于内,伏机待发;风邪内侵,干扰肾水与相火,形成肾中之风;风邪痹阻肾络,气滞血瘀,病情顽固;肾中风邪内扰,气化不健,封藏失职,故水肿、蛋白尿、血尿难以消除.肾病治风,风药祛风的同时,尚有除湿、化浊、利水、解毒、活血等多种功能,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无疑是完全适应的.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72例有偿供血后感染HIV/AIDS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观察分析,并对其中医证候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载量相关性进行探讨,初步发现HIV/AIDS早中期主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热毒浊瘀、气阴两虚、元气虚损;元气虚损与机体细胞免疫损伤呈现较高相关性,提示CD4、CD45RA T淋巴细胞可以作为本病元气损伤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4.
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失调是血栓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了探讨中风患者的证型与血栓素、前列环素的关系,笔者对130例中风患者辨证分型后测定其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理以及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与NO、ET的相关性.方法建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血清N0、血浆ET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均能降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压;天麻钩藤饮能显著升高血清N0水平,且与剂量有关,但对ET无影响;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浆ET水平有升高趋势.结论影响N0水平变化可能是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制之一,ET升高可能是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 28例DM患者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阴虚燥热、湿热痹阻、气滞血瘀.并检测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运动传导潜伏期(ML)等.结果 128例EMG异常肌肉382块(77.0%),其中气阴两虚型57例159块;脾虚痰湿型26例81块;阴阳两虚型1 4例38块;阴虚燥热型13例37块;湿热痹阻型10例36块;气滞血瘀型8例31块.MCV异常者823条(83.6%).其中阴虚燥热型MCV正常者最多,四种神经发生MCV异常的比率较其他证型明显减低(P<0.01),以气滞血瘀型MCV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湿热痹阻型.在6种不同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的ML最长,湿热痹阻型其次,气阴两虚型最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以气滞血瘀型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虚痰湿型和湿热闭阻型,说明实证较虚证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机会增加,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997.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7年"国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98.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制作主要有根据血瘀证病因病机制作如外伤致瘀、热毒因瘀、气滞血瘀、离经之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阳虚血瘀、血虚(脾虚)血瘀、自然衰老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和根据血瘀证研究中发现的病理生理异常制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9.
风水和肾风病名均出自<内经>,近有不少学者认为,风水与肾风是同一病证不同的名称[1、2],实与<内经>本义相悖,故有必要追本溯源,对风水和肾风进行一番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1000.
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西医学的引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的转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多年来又一直是中医研究现代化的突破口.人们普遍认为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1].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最主要的攻关对象,人们试图超越疾病探求证的本质,寻求证的客观指标,认为只要发现和证实了与证有关的特异性物质成分,便揭示了证本质,便可对证进行客观的解释和度量,并可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界全面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证本质研究.从临床研究到动物实验,从寻求单一"证"的特异性指标到病证结合研究某一病证的客观指标,人们将其作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攻关对象,期以突破.然而50年过去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我们为一时的成功而振奋鼓舞时,诸多困惑也伴随而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