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129篇 |
免费 | 9140篇 |
国内免费 | 44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4篇 |
儿科学 | 1073篇 |
妇产科学 | 944篇 |
基础医学 | 6491篇 |
口腔科学 | 1335篇 |
临床医学 | 21295篇 |
内科学 | 9877篇 |
皮肤病学 | 944篇 |
神经病学 | 2091篇 |
特种医学 | 455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8603篇 |
综合类 | 43833篇 |
预防医学 | 26557篇 |
眼科学 | 1097篇 |
药学 | 19479篇 |
544篇 | |
中国医学 | 29816篇 |
肿瘤学 | 344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篇 |
2024年 | 2268篇 |
2023年 | 4079篇 |
2022年 | 4750篇 |
2021年 | 5883篇 |
2020年 | 5107篇 |
2019年 | 3184篇 |
2018年 | 1738篇 |
2017年 | 2746篇 |
2016年 | 3553篇 |
2015年 | 4809篇 |
2014年 | 8358篇 |
2013年 | 9288篇 |
2012年 | 13197篇 |
2011年 | 13088篇 |
2010年 | 9376篇 |
2009年 | 8994篇 |
2008年 | 15372篇 |
2007年 | 8675篇 |
2006年 | 9305篇 |
2005年 | 11787篇 |
2004年 | 6664篇 |
2003年 | 6400篇 |
2002年 | 6028篇 |
2001年 | 4018篇 |
2000年 | 2959篇 |
1999年 | 2031篇 |
1998年 | 1523篇 |
1997年 | 1417篇 |
1996年 | 1080篇 |
1995年 | 1079篇 |
1994年 | 972篇 |
1993年 | 646篇 |
1992年 | 471篇 |
1991年 | 511篇 |
1990年 | 333篇 |
1989年 | 328篇 |
1988年 | 188篇 |
1987年 | 156篇 |
1986年 | 124篇 |
1985年 | 83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预防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其突出的特征则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对其实践性问题进行把握,做好有效地教学安排,对于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预防医学中分析实验教学展开研究,把握学科特征,分析了预防医学教学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看护干预中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的58例患者,在全部经过经过检查,均确定为此病症,并且排除除此病症意外的其他严重性器官损伤,在征求患者或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最终选择5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钻探的病人分为两组.对患者护理后的死亡率和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经过综合看护后,研究组患者没有一人死亡,且总体满意率高达96%以上;对照组中,患者死亡率为8.66%,总满意率为84.6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看护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究本社区138名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脂血症患病率间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取在我社区接受体检的13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分析比对所有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脂血症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对象中的高脂血症患者28例,发病率为20.3%,其中男性发病33例,发病率23.9%,显著高于女性发病率(18,13.04%);20~29岁年龄段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患有脂肪肝的体检者(11/28,39.3%)与血脂正常的体检者(11/110,15.5%)相比具有更高的高血脂症患病率,所有对比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有脂肪肝的人群具有更高的高脂血症发病几率,因此需要加强该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优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建立高度自律和规范的饮食生活作息.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共1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足时,采用中医西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极大的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观察"女贞子-枸杞子"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中IL-10、IL-17水平的影响,探讨补阴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壮骨止痛胶囊组、女贞子-枸杞子组,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去卵巢3个月,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手术后1周灌胃给药,连续13周。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IL-10、IL-17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壮骨止痛胶囊组、女贞子-枸杞子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IL-17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趋势,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贞子-枸杞子能明显升高骨质疏松模型雌鼠血清IL-10水平,且能小幅度提高其IL-17水平,从而达到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AB)/异体脱矿骨粉(DBP)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以期获得一种既具有传导性又具有骨诱导性的复合材料。方法:将HAB/DBP复合物、HAB、异体脱矿骨(DMB)植入兔桡骨中段骨缺损处,设置空白对照,在2、4、8、12周分别取材,观察新骨形成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HAB/DBP组、DMB组2周时可见骨断端附近有大量软骨细胞聚集,并有少量基质形成。4周时,大量软骨细胞及少量骨小架。8周时,见大量骨小梁和层板状骨形成。12周见层板成熟骨组织和哈佛系统形成。其成骨能力及新骨生成量明显高于HAB组及空白组。结论:HAB/DBP复合物为一种既具有骨传导性又具有骨诱导性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具有与DMB同样的诱导骨生成的能力,可能成为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缺损及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