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468篇 |
免费 | 3725篇 |
国内免费 | 17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48篇 |
儿科学 | 416篇 |
妇产科学 | 1672篇 |
基础医学 | 2855篇 |
口腔科学 | 975篇 |
临床医学 | 10840篇 |
内科学 | 3224篇 |
皮肤病学 | 2066篇 |
神经病学 | 1853篇 |
特种医学 | 48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0篇 |
外科学 | 5648篇 |
综合类 | 21546篇 |
预防医学 | 4548篇 |
眼科学 | 609篇 |
药学 | 7158篇 |
119篇 | |
中国医学 | 3035篇 |
肿瘤学 | 69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7篇 |
2023年 | 1480篇 |
2022年 | 1808篇 |
2021年 | 2433篇 |
2020年 | 1677篇 |
2019年 | 1646篇 |
2018年 | 918篇 |
2017年 | 1499篇 |
2016年 | 1762篇 |
2015年 | 2028篇 |
2014年 | 3289篇 |
2013年 | 3469篇 |
2012年 | 4513篇 |
2011年 | 4772篇 |
2010年 | 4601篇 |
2009年 | 4266篇 |
2008年 | 4746篇 |
2007年 | 4210篇 |
2006年 | 3898篇 |
2005年 | 3924篇 |
2004年 | 3239篇 |
2003年 | 3097篇 |
2002年 | 2698篇 |
2001年 | 2422篇 |
2000年 | 1660篇 |
1999年 | 1494篇 |
1998年 | 1367篇 |
1997年 | 1263篇 |
1996年 | 1227篇 |
1995年 | 986篇 |
1994年 | 790篇 |
1993年 | 550篇 |
1992年 | 461篇 |
1991年 | 412篇 |
1990年 | 312篇 |
1989年 | 352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黄立红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1)
在彻底切除黄色瘤的同时,增强眼睑形态美感。根据眼睑黄色瘤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上睑皮肤松弛这一特点,在充分切除黄色瘤病变区的同时,行上睑松弛矫治术。手术采取超过黄色瘤边缘至少1mm作梭形切除,清除皮下组织及切口边缘之脂肪成分,通过保留病灶外侧邻近预定切除的相应面积皮肤,利用上睑皮肤移动度大的特点,直接间断缝合黄色瘤切除区缺损。其下方以缝合压线法,外侧皮肤切除区以切开法作成重睑皱襞。笔者自1993年以来对21例(40只眼)施行该手术。随访19例,均获满意效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行上睑松弛矫治术,合理设计,可获得理想的治疗、美容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常规MRI序列与DWI序列,鉴别退变期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与小病灶环形强化转移瘤。方法回顾29例脑囊虫病患者与30例多发小病灶转移瘤患者的M R检查,观察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及测量ADC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T2 WI退变期脑囊虫病组和小转移瘤组病灶出现低信号环的比例分别为91.9%和9.1%,诊断敏感性为90.7%(78/86)、特异性90.9%(60/66)、准确性90.8%(138/152);DWI退变期脑囊虫病组和转移瘤组病灶出现低信号所占比例分别为95.4%和69.7%,诊断敏感性95.4%(82/86)、特异性30.3%(20/66)、准确性67.1%(102/152)。退变期脑囊虫组病灶ADC值(1.54±0.42)×10^-3 s/mm^2,脑转移瘤病灶组ADC值(1.12±0.36)×10^-3 s/mm^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1)。结论 T2 WI病灶周围连续的低信号和完整规则的环形强化是退变期脑囊虫病的特殊表现。DWI序列对退变期脑囊虫病和小病灶转移瘤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CT对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的CT表现。结果:12例共12个肿瘤,大小约3.6cm×3.2cm~12.0cm×10.5cm。边界清楚10例,不清楚2例;与子宫肌层相比,11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7例。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10例,其中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7例;肿瘤内囊变影2例。结论:通过典型的征象分析,CT对于术前诊断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mal tumors,PNET)的CT与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PNET的CT、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①中枢性PNET 2例,影像学表现为颅内幕上较大肿块,位于额叶、颞叶,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见钙化,肿瘤周围水肿较轻或不明显,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②外周性PNET 7例,其中发生于肩胛骨1例、肾脏2例、腹膜后2例、胸腔1例、原发于椎管内1例,影像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坏死区,钙化未见,邻近骨质破坏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不均匀强化。所有患者免疫组化至少有1种神经元标记物阳性表达。结论: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CT和MRI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及手术评估。 相似文献
998.
魏廷然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2):188-190
目的:探讨MS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6例行图像后处理。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检查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准确性。结果:8例病灶均为单发,右侧3例,左侧5例。病灶直径为4~10cm,平均4.9cm。所有病灶边界清晰,呈嵌入式生长,轻度推压周围组织,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呈轻度延迟强化,CT值增加约10~17HU。4例病灶内可见细点样钙化。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指导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及增强特征。结果9例均为女性,3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颈,5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楚,直径6~11cm,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以实性成分较多,4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时,肿瘤实性成分及包膜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9例均不伴有胆管扩张,1例伴有轻度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肺癌术前查体的患者资料,其中376例为全身骨显像(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WBBS),172例为局部SPECT/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融合图像检查,对两种检查能够提供有效诊断的比例进行统计学比较.以临床诊断或随访结果为最终判定标准,对两组显像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 SPECT/CT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WBBS(Z=2.769,P =0.006).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9.0%、阳性预测值为86.1%、阴性预测值为95.7%、准确度为91.5%,明显高于SPECT的82.4%(χ^2 =4.281,P=0.039)、80.1%(χ^2=4.085,P=0.043)、54.7%(χ^2=21.658,P =0.000)、94.0%(χ^2 =0.392,P=0.531)、80.6%(χ^2=10.012,P=0.002).结论 SPECT/CT图像融合较WBBS能够提高骨转移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