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606篇
  免费   16381篇
  国内免费   9318篇
耳鼻咽喉   3558篇
儿科学   5381篇
妇产科学   3677篇
基础医学   7289篇
口腔科学   1497篇
临床医学   89870篇
内科学   31314篇
皮肤病学   3339篇
神经病学   3244篇
特种医学   19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27128篇
综合类   103121篇
预防医学   74699篇
眼科学   3430篇
药学   62371篇
  444篇
中国医学   25299篇
肿瘤学   8781篇
  2024年   2566篇
  2023年   10023篇
  2022年   7417篇
  2021年   8754篇
  2020年   8831篇
  2019年   5976篇
  2018年   4365篇
  2017年   9257篇
  2016年   11143篇
  2015年   14413篇
  2014年   25803篇
  2013年   28062篇
  2012年   39623篇
  2011年   43107篇
  2010年   39875篇
  2009年   32387篇
  2008年   34076篇
  2007年   28090篇
  2006年   21960篇
  2005年   16814篇
  2004年   16502篇
  2003年   13392篇
  2002年   10959篇
  2001年   9449篇
  2000年   7242篇
  1999年   5791篇
  1998年   3526篇
  1997年   3006篇
  1996年   2720篇
  1995年   2361篇
  1994年   1950篇
  1993年   1350篇
  1992年   1100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660篇
  1989年   649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miR-138介导ERK和AK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NSCLC细胞株A549分成Az组、Am组和Ay组,Az组A549细胞转染空载体,Am组转染miR-138-mimics,Ay组转染miR-138-inhibitions,采用RT-PCR法检测miR-138、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RK和AKT蛋白,分别用Transwell法和MTT法检测A459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RT-PCR检测三组miR-138、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Ay组ERK和AKT mRNA水平变化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低; Am组miR-138水平变化最高,Az组其次,Ay组最低(均P <0. 05)。Westernblot法检测三组ERK和AKT蛋白表达:Ay组ERK和AKT蛋白表达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低(均P <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A549细胞凋亡程度:Am组A549细胞凋亡最多,Az组其次,Ay组最低,Am组A549细胞凋亡数量较Ay组多,说明A549细胞凋亡随miR-138水平增加而上升(均P <0. 05)。Transwell检测三组A549细胞迁移能力:Ay组癌细胞迁移能力强,显微镜下细胞数量多,Am组癌细胞数量较Az组少,迁移能力较弱(均P <0. 05)。MTT检测三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Ay组细胞增殖能力最高,Az组其次,Am组最弱(均P <0. 05)。结论 miR-138在NSCLC细胞株A549的迁移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表达可调控ERK和AKT信号,抑制细胞迁移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分析感染解脲脲原体(UU)及TORCH婴幼儿的状况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1 332例0~3岁住院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OX-Ig M/Ig G、RV-Ig M/Ig G、CMV-Ig M/lg G、HSVⅠ-Ig M/Ig G、HSVⅡ-Ig M/lg G,呼吸道吸出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DNA,并依据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TOX-Ig M、RV-Ig M、CMV-Ig M、HSVⅠ-Ig M、HSVⅡ-Ig M阳性率分别为0. 00%、0. 00%、3. 75%、0. 00%、0. 08%。TOX-Ig G、RV-Ig G、CMV-Ig G、HSVⅠ-Ig G和HSVⅡ-Ig G阳性率分别为0. 15%、10. 74%、14. 64%、6. 23%、0. 83%。UU-DNA阳性率为7. 81%。依据月龄分组,新生儿期感染率最高,UU-DNA阳性率为15. 93%,CMV-Ig M检出率为0. 92%。结论 TORCH检测中,CMV的感染率最高,0~3岁婴幼儿以CMV感染为主。新生儿以UU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加强孕产妇孕前TORCH、UU检测,对于降低婴幼儿TORCH、UU的感染率,减少婴幼儿TORCH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元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缺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钙(18. 58%)、锌(9. 33%)及铁(8. 36%),未见镁、铜元素缺乏者,铅超标率极低(0. 37%);男童的平均钙含量高于女童(P0. 05),1+~2岁年龄段的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组(P0. 05),男童的锌缺乏率高于女童(P0. 05)。结论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微量和常量元素失衡,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适时做元素含量检测,及时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SC)CT图像分型,并分析其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径线最小,d亚型径线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39.
南京市六合区通过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采取学分年度校验、将继续医学教育“两个一百”纳入医疗单位年度考核体系、开展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等手段,加强对全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但在继续医学项目课题申报、医疗单位的“两个一百”达标率、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及经费的投入上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度颅脑外伤住院患者90例,全部患者均构建人工气道,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湿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 h后气道内平均温度、湿化满意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1 h后气道内平均温度(26.2±1.3℃)和湿化满意度(93.3%)均比较高,同时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4%)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2%)少,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湿化满意度,有利于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改善,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