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1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4篇
内科学   10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823篇
综合类   3318篇
预防医学   5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89篇
  11篇
中国医学   811篇
肿瘤学   17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吴莉  孙渝 《贵州医药》2003,27(5):423-425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是分子量为3 6KD的一种周期素 ,表达和合成于细胞周期S期和G1 晚期。我们应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 ,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大肠癌作了研究 ,旨在探讨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选用我院 1 988~ 1 995年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共 5 0例 ,其中男 3 1例 ,女 1 9例。年龄 2 2~ 68岁 ,平均 5 0岁。按WHO标准 ,组织分化程度 :高分化 1 3例 ,中分化 1 6例 ,低分化 2 1…  相似文献   
72.
为探索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 )与家族性的关系 ,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对 1个HNPCC家系 4代共 2 7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家族中有手术病理证实为大肠癌者 7例(11人次 ) ;其中有 2例行 3次结肠手术 ,3例可疑大肠癌 ,1例肝癌。家系中第 4代共有 9人 ,男女比例为 1∶2。年龄 16~ 3 2岁。 9例均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 ,未发现结肠内有肿瘤及息肉。提示了解HNPCC的临床特点和详细询问病史是及时诊断的关键。HNPCC经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人大肠癌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为进展期大肠癌,主要首诊表现为粘液血便38例(67.9%),里急后重30例(53.6%),病变形态以浸润狭窄型(22/56)、溃疡型(14/56)多见;内镜下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常见(50%),其次为乙状结肠(21.4%);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最多(44.6%),侵犯肠腔1周者62.5%(35/56),侵犯肠腔1/2周以上者达94.6%(53/56)。结论青年人大肠癌无特异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进展期,局部浸润为主,组织学以腺癌多见,临床分期以中期居多,手术根治率较高。提高认识及早期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4.
75.
76.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下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大多行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根治,我们于1987年7月至1994年4月在纤维结肠镜下应用高频电凝切除的方法对同期检出的63例早期大肠癌中的58例进行了治疗,除1例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外,57例被治愈,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姜桂林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8):1067-1068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由于其对大肠癌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奥沙利铂被确认为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药物之一。我科于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采用奥沙利铂联合CF/5-FU双周方案,对21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本文观察16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培养上清液对人T细胞的增殖,ZL—2产生的影响和病理Dukes分期的关系,发现癌组织的TDSF对T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对ZL—2的产生抑制作用不明显,对T细胞增殖率在DukesA与B期,其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0.01P<0.05).在C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大肠癌组织确实分泌有能造成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的抑制物质.且免疫作用不是通过ZL—2环节发生.  相似文献   
79.
近些年来,大肠癌频频向年轻人发起攻击。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大肠癌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年轻患者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大肠癌高发区的欧美国家,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占大肠癌患者总数的2.2%~4.5%。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患病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10万,上升至今天的60/10万,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15%,目前全国每年新发大肠癌患者约有13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发病年龄多在45岁左右,曾有报告一名仅13岁的少年患了大肠癌。  相似文献   
80.
王辉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5):227-230
1 大肠癌的治疗原则实践证明 ,大肠癌根治术后约 5 0 %未治愈 ,主要是术前发生远隔转移和术后复发所致。为消灭这些微小病灶而进行化疗 ,为预防术后复发进行放疗 ,生物治疗、中药治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疗效。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是对放化疗不敏感 ,所以多学科合作治疗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