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7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地麻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褶合光谱法.方法用TU-1901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采集吸收度信息,通过数据转换将信息转到褶合光谱程序中,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果盐酸麻黄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 (RSD=0.14%)、99.82%(RSD=0.13%).结论褶合光谱法适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方法简便、灵敏,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2.
目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合理应用相关性。方法对20558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HIS医院资源管理平台(东软)的住院药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总量查询、地塞米松磷酸钠剂量使用按科室明细查询、患者明细,进行相关性调查;按沈建平、宗希乙主编,全国著名药学专家汤光主审的《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总结出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配伍情况。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等剂量5 mg/d,使用13979支(68.00%);大剂量10 mg/d,使用3705支(18.02%),15 mg/d,使用2057支(10.01%),20 mg/d,使用817支(3.97%);地塞米松磷酸钠可配伍(105种)、忌配伍(47种)、不宜配伍(11+16=37种)、空缺(17种)。结论临床药学人员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使用入手,促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药源性疾病,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究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方法模拟临床实际情况,在注射器中按不同的方式将两药混合,分别在0min、20min、1h、3h观察外观,测定葡萄糖酸钙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药物浓度。结果注射器中的配伍液在两药浓度接近时发生反应,药物浓度发生改变。当两药浓度相差较大时,两药在外观和浓度上无明显变化。结论葡萄糖酸钙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注射器内的配伍受两药浓度影响,两药浓度相当时会发生反应,不推荐临床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封闭联合口服口炎清颗粒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糜烂型扁平苔藓3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例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 mg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行病损区基底部封闭,1次/周,连用4周,同时口服口炎清颗粒,20 g(即2袋),2次/d,连用4周;对照组14例采用口服羟氯喹片,100 mg,2次/d,连用4周。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疗效,治疗组16例,有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2组有效率之间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封闭联合口服口炎清颗粒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6.
77.
【病例】患者,男,29岁。因心悸1周,再发8 h,于2007年8月1日入院。患者1周前夜间睡眠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自觉心跳不规则,伴轻微胸闷,口唇及双手发麻,无晕厥黑矇,入院8 h前症状再发而入院。心电图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78.
目的:考察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操作,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环境下,临床常用量甲磺酸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5%葡萄糖注射液(5%GS)和0.9%氯化钠注射液(NS)中配伍,在0 h(配制后5 min内)、3、6、24 h对配伍液的物理稳定性(外观、不溶性微粒)、化学稳定性(pH值、浓度)进行考察。结果:配伍液在24 h内保持无色、澄清,未见气泡、絮状物和沉淀产生,不溶性微粒、pH值与配伍液中两药浓度变化符合配伍要求,且色谱图均未发现异常色谱峰。结论:在室内室温(25℃)不避光时,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和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于100 mL 5%GS或0.9%NS中,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耳后皮下注射给药、鼓室内给药后外淋巴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两种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以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为耳后注射(耳后组)和鼓室内给药(鼓室组)2组,耳后组给药量为1ml(10mg/ml),鼓室组给药量为0.1ml(10mg/ml),分别采集耳后组给药0.25、0.5、1、2.5、5、6、8小时外淋巴液及鼓室组给药后0.5、1、2、3、4、6、8小时外淋巴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1两种方式给药后,豚鼠外淋巴液中均可检测出地塞米松,且浓度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2鼓室组:给药后0.5~8h外淋巴液中均可检出有效药物成份地塞米松,3h达峰,其峰浓度(Cmax)最高为906.55mg/l,生物半衰期为1.27h。3耳后组:给药后0.25~8h可检出地塞米松,其达峰时间(Tmax)为0.25h,其峰浓度(Cmax)最高为18.83mg/l,生物半衰期为3.36h。4鼓室组给药量为0.1ml,耳后组给药量为1ml,外淋巴液中鼓室组地塞米松的浓度高于耳后组。5耳后组药物半衰期比鼓室给药组高。结论提示耳后皮下注射给药药物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外淋巴,药物浓度相对鼓室给药低;鼓室给药组因避开血脑屏障及血迷路屏障故可较快进入外淋巴,保持较高药物浓度;结合临床我们可推测激素在外淋巴中可能低浓度即可起效。  相似文献   
80.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眼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用外标法,以Shim-packODS为固定相,甲醇-枸 橼酸(0.05mol/L)-乙腈-醋酸铵(0.5mol/L)-0.3%磷酸(100:78:22: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线性范围为0.1712-0.8560μg(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0.97%(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