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30篇 |
免费 | 661篇 |
国内免费 | 3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篇 |
儿科学 | 76篇 |
妇产科学 | 52篇 |
基础医学 | 648篇 |
口腔科学 | 123篇 |
临床医学 | 1120篇 |
内科学 | 784篇 |
皮肤病学 | 184篇 |
神经病学 | 114篇 |
特种医学 | 7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28篇 |
综合类 | 2487篇 |
预防医学 | 689篇 |
眼科学 | 99篇 |
药学 | 1438篇 |
41篇 | |
中国医学 | 390篇 |
肿瘤学 | 3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47篇 |
2022年 | 392篇 |
2021年 | 532篇 |
2020年 | 335篇 |
2019年 | 361篇 |
2018年 | 203篇 |
2017年 | 292篇 |
2016年 | 265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401篇 |
2013年 | 357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487篇 |
2010年 | 501篇 |
2009年 | 492篇 |
2008年 | 472篇 |
2007年 | 464篇 |
2006年 | 526篇 |
2005年 | 522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327篇 |
2002年 | 312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骶骨骨折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例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的DenisⅡ型单纯骶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腰椎X线片、腰椎CT+三维重建),建立三维解剖模型及手术演示模型.将重点手术步骤、主要操作方法等信息导入HoloLens平台.选取24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 相似文献
142.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CAOS)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虚拟手术环境为骨科医生从技术上提供支援,使手术更微创、更安全、更准确的一门新技术。正因为这是一项基于术中图像,应用相应定位手段,对手术部位及术中的手术器械进行实时跟踪、显示、引导而进行手术的技术,其工作原理犹如在航空、航海中为飞机和舰船进行导航一样,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CAOS称为影像辅助导航手术(image guidance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surgery,IGFNS)。CAOS应用的是以计算机图像处理工作站及影像跟踪设备为核心的手术系统,此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医学影像设备提供的图像进行信息化处理,并结合立体定位系统(stereotactic localization system)对真正的人体肌肉、骨骼解剖结构进行显示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3.
螺旋CT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对喉部肿瘤侵犯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将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和仿真内窥镜(VE)图像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喉部肿瘤的侵犯范围。方法:20例拟诊喉及下咽癌的患者行术前前瞻性螺旋CT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MPR和VE)。采用盲法阅片,将横断面图像结果与横断面,MPR,VE联合图像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联合图像对评价室带,声带,前联合,声门下,甲状软骨,喉外结构受侵的总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8.5.%,99.2%,横断面图像分别为:92.4%,89.5%,90.8%;两者比较其特异性,准确性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3)。对于杓状软骨,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的评价,联合图像与横断面图像结果一致。结论:对室带,声带,前联合,声门下,甲状软骨,喉外结构的受侵采用横断面结合MPR和(或)VE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对于杓状软骨,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目前MPR及VE对诊断尚不能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44.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乌司他丁对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J0例,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20):切皮后开始持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3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4小时重复一次;对照组(C组,n=20):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60min和术毕采集外周静脉血1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和CD18的表达。结果与切皮前比较,u组各时间点CD11b和CD18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新肝期60min和术毕时其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C组比较,新肝期60minU组CD11b和CD18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CD11b/CD18表达的上调,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5.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多维重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多维重建(表面遮盖法及多层面重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石膏固定X线复查累及关节面的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用GE螺旋CT(SCT)按扫描层厚1-2mm,重建间隔0.5-1mm,螺距1.0-1.5mm,采集容积数据后多层面重组(MPR)及表现遮盖法重建(SSD),将重建结果与X线平片对比观察。采集容积数据时分别运用了横断、冠状及矢状位患腕扫描方式,并比较之不同。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多维重建可立体观察骨折的位置、冠状及矢状位患腕扫描方式,并比较之不同。结果:与X线平片比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多维重建可立体观察骨折的位置,骨折线的走向,骨折块的大小、多少,特别是关节面伤后的形态,检出X线阴性的腕骨骨折4例,有关节面塌陷7例。结论:不同扫描方式各有其特点,但一般以冠状位首选。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螺旋CT多维重建弥补了X线平片不足,对伤情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不同肾功能状态及透析与否中的变化,探讨GPⅡb、GPⅢ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8例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 a、P-140分子量及血浆vWF变化.A组:18例肾功能正常组;B组:10例肾衰竭非透析组;C组:20例肾衰竭透析组;另设D组:20例无肾脏疾病正常对照.结果: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P 140在A组明显升高,B、C组明显下降,vWF在A、B、C组均明显增加.结论:GPⅡb、GPⅢa与肾小球疾病中凝血功能紊乱有关,可能与血小板在肾脏的致病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7.
重组人干扰素-α-2b-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适合膀胱内灌注BCG的膀胱癌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重组Hifn-α-2b-BCG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亚硝酸银化学损伤、MB49细胞移植改进方法 ,构建C57BL/6原位膀胱肿瘤小鼠模型,进行重组BCG和野生BCG灌注治疗,观察荷瘤小鼠生存率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结果 p53在荷瘤小鼠膀胱肿瘤表达强阳性.重组BCG和野生BCG各组灌注治疗后各重要器官组织未见肿瘤和结核结节形成.重组BCG灌注治疗组的小鼠平均膀胱重量(140.8±33.2)mg显著低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的251.6±38.4,与野生型BCG治疗组的150.1±42.1、野生BCG+IFN治疗组的144.6±3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BCG治疗组的小鼠生存率高于野生型BCG治疗组.结论 重组BCG小鼠原位膀胱肿瘤灌注治疗模型造模成功、肿瘤浸润迅速,恶性度高.重组hWN-α-2b-BCG对小鼠体内膀胱肿瘤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影响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骨肿瘤患者行16排MSCT平扫,薄层后将原始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VR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可任意角度转动显示骨肿瘤.2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骨膜反应的形态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16排MSCT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骨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行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白带异常、腰酸、尿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rh IFNα-1b)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肌注组(35例)、雾化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3组均采用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肌注组加用rh IFNα-1b(每次1μg/kg,2次/d)肌肉注射,雾化组加用rh IFNα-1b(每次1μg/kg,2次/d)超声雾化吸入,疗程均为7d,观察3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肌注组、雾化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0.5%和53.3%,肌注组和雾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注组、雾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患儿在入院后病程及咳嗽、喘息、肺部罗音等主要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所需时间,均少于肌注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hr IFNα-1b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采用雾化吸入hr IFNα-1b较肌肉注射病程缩短、安全,无疼痛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