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9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546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212篇
综合类   808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32篇
  15篇
中国医学   457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   总被引:130,自引:28,他引:102  
目的 建立中国的数字化可视人体 (Digitizedvisiblehuman)。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盐水池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男性 ,3 5岁 ,身高 170 0mm ,体重 65kg ,重庆人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为 1.5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和颈部为 0 .5mm ,其中颅底部为 0 .1mm ,其他部位为 1.0mm ,全身共计 2 5 1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90 .64 8GB。结论 ①本文报道的研究结果为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 (ChineseVisibleHuman)的正式报道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站为 :http : www .chine  相似文献   
992.
口腔医学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口腔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医学课程教学中。初步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思维导图在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基底神经节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基底神经节区域的可视化模型。方法 采用大体标本冰冻薄层断面切片技术 ,将人脑从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三个方位进行 0 43mm的薄层连续切片 ,以连合间径线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空间坐标 ,对基底神经节核团断面的中心点坐标进行定位测量 ;在SGI工作站上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基底神经节及其周围的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 尾状核头靶心坐标 (X ,Y ,Z)分别为 10 5 1± 1 67,2 3 80± 1 69,7 69± 1 46;苍白球内侧部靶心坐标为 18 3 0± 1 88,5 45± 1 3 5 ,0 88± 1 94;苍白球外侧部靶心坐标为 2 0 95± 1 79,7 62± 1 78,4 5 0± 1 40。对基底神经节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以及周围的丘脑、丘脑底核、视神经等结构进行了可视化三维重建。重建的三维图像比较清楚地显示了基底神经节诸核团及其周围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 ,并能方便地与断面形态相互参照。结论 基底神经节的可视化研究对于该区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是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三维图像可视化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在医学诊断和临床治疗上初步应用。三维图像可视化技术在虚拟内窥镜、计算机辅助手术和远程手术等领域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腹腔内脏器官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三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意角度和层面观察腹腔中各器官和组织的立体形态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软件。结论:制作的软件对腹腔各脏器进行了很好的可视化,为外科实施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非常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6.
吴颖慧  叶小巾 《广西医学》2016,(7):1050-1053
目的:探讨雷达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雷达图的原理、结构及绘制方法,利用对比值标准化法对2013~2014年香港医管局九龙的三个医院联网运营情况,及利用Min-Max标准化法对2015年北京某医院A、B两科室的绩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九龙西医院联网的整体运营规模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九龙中、九龙东医院联网略低于平均水平,三者的效率指标各有优劣。 A、B两个科室总体医疗绩效相当,A科室在医务管理、医保管理、感控管理及设备耗材管理方面都优于B科室,B科室仅门诊管理与药学管理的绩效水平较高。结论应用直观、易懂的雷达图,可为医院管理者一目了然地把握重点,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利用现代数据技术,可释放医院信息系统大量数据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997.
儿童肝移植由于供肝来源相对匮乏,活体肝移植目前已成为主要手术方式。在儿童活体肝移植中,移植物的大小匹配和供受体血管解剖情况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术前对供受体双方肝脏解剖进行精确的评估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供体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高分辨率CT及MRI检查技术的进步,使术前对供受体双方肝脏的三维可视化重建能够得以实现。本文将对供受者术前评估的若干要点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近十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论文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首都医科大学作者近十年发表的文献,利用Bibexcel、Pajek、Cite 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分析工具,使用文献计量统计、词共现、作者共现、社会网络等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近十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期刊、作者合作网络、国家合作网络、文献影响力、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首都医科大学被SCI收录的文献量快速增长,文献影响力在稳步上升,优势学科明显,呈现几个集中热点领域,有待各领域均衡发展。结论首都医科大学今后在保证优势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强基础医学、交叉学科建设,注重提升期刊论文质量,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9.
癌症基因组学科学计划的实施,推进了分子层面疾病诊断、疾病预防检测和靶向治疗等临床应用,积累了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组学数据,对癌症基因组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在高通量癌症基因组学数据挖掘的基础上,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癌症基因组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特异癌症基因加以注释和可视化展示,即从基因功能描述文本中识别疾病实体和药物实体,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注释高通量数据挖掘结果,便于研究人员从高通量的数据和科学文献中发现疾病、药物及基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源,以“Medical Informatics”作学科分类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为2005-2016年,对近12年间的文献数据借助可视化的科学计量学研究工具CiteSpace从地域和时间分布、机构合作、学科、文献共被引、研究热点方面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概况,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