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19篇 |
内科学 | 54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211篇 |
预防医学 | 315篇 |
药学 | 13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7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营养学报》2019,(5)
营养不仅是健康问题,也是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营养问题罗马宣言》重申人人有权获得安全、充足和营养的食物,将营养问题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我国将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健康以营养为先",明确了我国人民健康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营养健康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健康中国,营养必须先行的重要地位,综述了中国居民三十年膳食结构的变迁、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及当前的主要营养干预策略。为了实现"全民健康"的全面小康社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传统营养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快速交叉融合,自身的横向拓展和交叉学科的纵深研究,完善营养健康科学体系,实现群体预防策略与个体化精准的有机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营养学报,2019,41(5):427-432] 相似文献
62.
石斛为名贵中药之一,市场种质混杂,其质量评价主要依靠辨状论质。为了解历代医药学家对石斛的质量评价观,该文对历代本草书籍中石斛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历代本草认为石斛的质量与种质、产地、加工及性状密切相关。石斛的种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的临床应用侧重不同。自清代以来就推崇霍山石斛为道地。石斛的加工主要以鲜石斛和干石斛为主,两者临床应用各有侧重;枫斗的商品规格可能始自清代,但目前已成为石斛的主流商品形态。历代本草认为,不同石斛,其性状有别,临床功效也不同;石斛类药材常以黏性强者品质为佳。因此,传统的石斛质量评价结合了"种质""道地药材""加工""性状"几个方面,并注意到石斛不同种质、不同加工方法对临床功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换算,采用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用量的演变规律。结果:筛选有中药组成的方剂8万4千余首,涉及用量单位375个,体积单位包括升、合等149种;数量单位86种;重量单位有两、钱等63种;长度单位包括寸、尺等7种,面积单位3种;历代使用频数最多的用量单位是“两”,达一半以上,其次是钱,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探究中药每日内服用量的规律,我们筛选了13,834首能代表每日服用剂量的内服方剂,有确切用量记载的药物频次81 830次,其中以长度为单位的中药平均长度为10.19 cm;以体积为单位的中药平均体积为753.24 mL;以重量为单位的中药频次是80 135次,平均重量为21.46 g。不同朝代内服方剂单味药一日平均用量唐朝最大,达到82.53 g,其后用量减少,至明以后用量与现代相差不大,多为10 g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大样本量的方剂数据,采用剂量换算和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用量的概貌和演变规律,发现了历代中药用量差异很大,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临床的中药用量,不应局限于古代文献记载,而应根据当前药物的特点,药材性效毒性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体质等灵活运用,方能达到药到病除,发挥中药的原创优势。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屯留县1975-1994年20年传染病谱的变迁分析显示,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在各种传染病中所占比重位居第一;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虫媒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显著上升,且死亡率不断升高,提示搞好相应的防治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5.
66.
杨伯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6):82-83
感染是外科危重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30%以上死于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感染病灶。多数感染都是由革兰氏阳性杆菌、肠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这一类肠道常驻菌群所致。细菌经由肠道通过肠黏膜侵人肠系膜淋巴结及体内其他脏器中的过程,国外称之谓"细菌的移居",我们长期以来称之为"肠源性感染"。本文就外科肠源性感染涉及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元-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MIRU-VNTR)与耐药性变迁的关系。方法对2011至2015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多次分离培养株105株(2~8株不等)进行MIRU-VNTR分型, 分析在治疗期间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耐药性有变化者与16个MIRU-VNTR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耐药表型和VNTR位点之间的相关性使用χ2检验。结果 61.1%(22/36)的患者(69株)发生了耐药性变迁, 其中异烟肼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4株(5.8%), 乙胺丁醇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18株(26.1%), 链霉素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 阿米卡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8株(11.6%), 左氧氟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1株(30.4%), 莫西沙星耐药表型变迁结核菌25株(36.2%)。耐药表型变迁百分率顺序: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g...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猪、鸡源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促生长抗菌药物(AGPs)禁用前后的分布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2018—2021年上海地区猪、鸡源粪肠球菌391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杆菌肽、黄霉素、吉他霉素、恩拉霉素等4种促生长药物的MIC,结合动物种类、药物使用状况等信息综合分析MIC的分布变迁情况。结果 粪肠球菌对黄霉素敏感,MIC集中在1~4μg/mL,对吉他霉素最为耐受,超50%菌株MIC大于512μg/mL;2018—2021年间,黄霉素、吉他霉素和杆菌肽的MIC有降低趋势,恩拉霉素MIC呈上升趋势;吉他霉素等3种抗菌药物对鸡源粪肠球菌的MIC显著高于猪源菌株。结论 禁止兽用促生长抗菌药物的大背景下,上海地区猪、鸡源粪肠球菌趋于敏感,但也存在如黄霉素MIC上升的情况,因此仍需对促生长抗菌药物的MIC进行监测以获得全面持续的数据,为后续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任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2):15-19
作为促进医师流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多点执业被寄予厚望,但实践中多点执业却遭受冷遇。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制度和思维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首先,政府管制体制具有强大的制度惯性将医师锁定在医院中,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不统一。其次,医院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多点执业对于医院和医师责权利分配格局统一性的挑战使医院对多点执业冷淡。再次,思维观念中的求稳倾向与追求利益的欲求,使医师对多点执业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多点执业的制度变迁需要加快政府制度创新,为多点执业解锁,实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转变医院运行逻辑,扼制逐利动机,推行多点执业契约管理;转变医师思维模式,正视医师利益需求,构建多点执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0.
《卫生研究》2014,(2)
目的通过居民营养调查,分析广东省城市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2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0年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全省5个城市共调查3154户7421人,其中大城市1174户3040人,中小城市1980户4381人。结果广东省城市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8803 kJ。20年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6.6%和38.0%。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占总能量的36.1%,动物性食物占29.7%,纯热能食物占15.9%。蛋白质摄入量为69.4 g,粮谷类占22.5%,豆及豆制品占3.8%,动物性食物占57.7%,其他食物占15.9%。脂肪摄入量为74.4 g,49.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结论广东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城市居民的膳食特点是能量摄入量下降;谷类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总体下降,但动物性食物摄入和脂肪提供的能量上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