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6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607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1382篇
内科学   814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447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025篇
综合类   3429篇
预防医学   824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2526篇
  35篇
中国医学   1440篇
肿瘤学   331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796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胎儿发育相对较大,剖宫产率日趋上升.为减轻孕妇伤口疼痛,自控镇痛泵在术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达到持续镇痛48h.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术后24h拔去尿管,部分患者出现了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现象.为了降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现象,须选择合适的时间拔取尿管.为此,对6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检查才发现脑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其他部位出现血肿。该病如不及时诊治,患预后较差。我院自1995年6月-2004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86例,行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58例,保守治疗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3.
三种去神经法对清醒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急、慢性去主动脉神经(AD)、去颈动脉窦神经(SD)、同时去主动脉和窦神经(SAD)后大鼠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控制(ABR-BP)和心动周期控制(ABR-HP)的影响。方法:测定ABR-BP采用阻断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传出通路前后,比较机体对去氧肾上腺素升压反应面积差异的方法,所得数值与改良的Smyth方法测定的ABR-HP值进行比较。结果:(1)大鼠SAD后ABR-HP为零,且代偿不明显;而ABR-BP约为30%,且代偿明显;(2)SD后ABR-BP与ABR-HP无显著差异,而AD和SAD后ABR-BP的作用显著大于ABR-HP的作用。结论:(1)大鼠的ABR-HP传入冲动全部来自于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而ABR-BP传入冲动大部分来自于这两处的感受器;(2)主动脉神经和窦神经感受传入在ABR-BP中的作用是相当的,并有明显的相互代偿;而在ABR-HP中,主动脉神经的作用比窦神经重要,其代偿能力也比窦神经显著。  相似文献   
54.
将15只大鼠左侧第11或12肋间神经从根部向外,自周围组织完全分离出20~35mm,并于此处剪断。再将其近端改向植入脊髓左侧半 L_(1~2) 之间的髓节内。在存活57~413天后解剖观察,发现自移植神经的干上发出1~3条新分支,分布于原去神经的肋间肌。经光、电镜观察证实是成活的再生神经纤维。于移植神经干注射 CB-HRP 后,发现这些神经纤维来源于原肋间神经髓节的前角和移植部髓节内的神经细胞。故认为外周神经缺损,不作神经对接或桥接,不经断离神经的远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近段发出再生纤维组成新支,分布于去神经的靶组织。  相似文献   
55.
将 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去卵巢组 (OVX)和去卵巢 +氨基胍组 (OVX +AG)。去除双侧卵巢 2周后用氨基胍治疗 13周。禁食 2 4h ,放血处死动物 ,取血和主动脉 ,分别测定主动脉AGEs、血脂和血清过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 ,与假手术组比较 ,去卵巢组主动脉AGEs、甘油三脂 (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丙二醛 (MDA)均明显升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P <0 0 5和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Ⅰ (apo AⅠ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均显著降低 (均P <0 0 1)。氨基胍组与病理组比较 ,主动脉AGEs、血清TG、MDA和OX LDL均明显降低 (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5和P <0 0 1) ;HDL C、apo AⅠ和SOD活性均显著升高 (均P <0 0 1)。提示氨基胍通过降低去卵巢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 ,降低大鼠血清OX LDL和TG水平 ,升高HDL C、apo AⅠ水平和SOD活性 ,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Li C  Liu L  Liu DL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6):344-344
患者男,56岁。因阵发性左下腹疼痛半个月,于2004年6月11日入院。体检:腹部稍丰满,可扪及包块位于左下及右上腹部,质硬,轻压痛,不活动,表面尚光滑。CT示:腹部巨大包块(畸胎瘤可能性大)。发现包块3d后进行手术,术中见包块位于小肠系膜,与周围无粘连。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MS-275和5-Fu联用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细胞分成对照组、MS-275组、5-FU组和联合用药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Westernblot分析各组Bcl-2、Bax、CyclinD1、P21蛋白表达。结果:MS-275和5-Fu联用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上述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二者联用可以使P21蛋白上调,Bcl-2、CyclinD1蛋白下调,Bax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5-Fu和MS-275联用能提高HepG2细胞凋亡率和周期阻滞,其机制与下调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HIV-1膜蛋白(Env)特定糖基化位点改造对Env免疫原性及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形诱变,DpnⅠ筛选的方法对Env进行定点突变,单周期感染试验检测功能性假病毒形成能力,免疫小鼠,利用假病毒中和试验与ELISPOT分别检测突变对中和抗体和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影响.结果 N197Q突变体使Env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提高而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降低,并使Env不能形成功能性假病毒;G2突变体(N624Q,N637Q)诱导的中和抗体能更好地中和假病毒74-2,仉中和假病毒Wt的能力下降,对Env诱导T细胞分泌Env特异的IFN-γ的能力和功能性假病毒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特定糖基化位点的改造影响假病毒的形成及Env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 ine,5-Aza-CdR)处理后诱导高甲基化失活的RUNX3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找抗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RT-PCR检测抑癌基因RUNX3 mRNA的表达;MTT、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肝癌细胞经不同浓度之5-Aza-CdR处理后,原无RUNX3 mRNA表达的细胞均检出基因重新表达,细胞生长速度出现不同程度减慢及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肝癌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电镜显示肝癌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能有效地激活肝癌细胞系HepG2因高甲基化所致RUNX3基因沉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0.
人工培植牛黄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扫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牛黄为名贵中药材,但货源紧缺供不应求,为此拟利用人工培植方法获得天然牛黄以利扩大药源。本文对十七个人工培植牛黄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天然牛黄及人工合成牛黄作对比,从成分上探讨了人工培植牛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