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2篇
  免费   1343篇
  国内免费   1446篇
耳鼻咽喉   155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2838篇
口腔科学   403篇
临床医学   3615篇
内科学   1736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404篇
特种医学   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70篇
综合类   7225篇
预防医学   2420篇
眼科学   720篇
药学   2513篇
  18篇
中国医学   940篇
肿瘤学   1351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658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1536篇
  2011年   1808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607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504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416篇
  2004年   1106篇
  2003年   1011篇
  2002年   828篇
  2001年   726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485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肠癌新相关基因HSU17714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i X  Zhang Y  Geng L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177-179
目的确定大肠癌新相关基因HSU17714的染色体定位。方法采用强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以生物素化酪胺强化荧光原位杂交信号。结果80.0%(128/160)的间期细胞和59.8%(104/174)的中期分裂相可见到明显集中的HSU17714基因的杂交信号,相应荧光R带分析中,85.1%(40/47)在22号染色体上1区3带处有杂交信号。结论HSU17714基因定位于22q13。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中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方法。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组,血流再通4h后缺血区的大脑皮层有很强的表达并持续24h。缺血90min再灌注组和持续缺血组在缺血区以外的广泛大脑皮层显著表达,在海马的齿状回两侧及纹状体也发现表达。COX-2mRNA的表达可被MK-801抑制。而NBQX和倍他米松对其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在缺血区、缺血周边部、缺血远隔区有NMDA受体介导的COX-2表达,阐明上述区域花生四烯酸代谢活性化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细菌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应用 。  相似文献   
44.
106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指导方面的作用。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主粉期,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及玻璃体手术治疗。结果糖尿病视网病主Ⅰ-Ⅱ期653例;Ⅲ-Ⅳ期373例,Ⅴ-Ⅵ期36例。激光治疗303例;行玻璃体切割术29例。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期临床观察,Ⅲ-Ⅳ期激光治疗,Ⅴ-Ⅵ期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术联合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5.
朱灵 《临床眼科杂志》1999,7(2):130-140
眼球钝挫伤临床常见,可占眼外伤的1/3~1/2。挫伤除引起眼前段组织的一系列损伤外,常可招致眼底的各种病变,可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现将我院1990~1998年6月门诊及住院45例眼挫伤致眼底病变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  相似文献   
46.
干血片荧光分析法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胜  田庆春  廉聪  付伯津 《天津医药》2003,31(3):178-179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是我国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在我国PKU发病率为1/11188[1]。以往普遍应用细菌抑制法(BIA法)进行新生儿PKU筛查 ,但是BIA法仅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 ,并易受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干扰。近年来定量检测全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干血片荧光分析法在国内外新生儿PKU筛查中得到应用。笔者自2001年6月对天津市出生的新生儿Phe检测 ,并确定了我室PKU可疑病例的切值(cutoff)。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测胎儿13、21号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新生儿普查显示,13、18、21、X、Y异倍体染色体病占新生儿缺陷的95%。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是将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特异性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敏感性相结合,是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染色体数目的方法。我们采用PRINS技术检测脐血13、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探讨PRINS用于快速产前诊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HPV6/ 11、16/ 18在外阴癌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与p5 3、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 (ISH)检测HPV6/ 11、16/ 18在 30例外阴癌、2 1例外阴上皮内瘤变 (VIN)及 10例外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 3、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HPV6/ 11、16/ 18在外阴癌、V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 (18/30 )、33.33% (10 / 30 ) ,4 2 .86% (9/ 2 1)、2 8.5 7% (6/ 2 1) ,正常对照组没有表达。p5 3、MDM2蛋白在外阴癌、VIN、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3.33% (19/ 30 )、4 0 .0 0 % (12 / 30 ) ,4 7.62 %(10 / 2 1)、5 2 .38% (11/ 2 1) ,0 % (0 / 10 )、0 % (0 / 10 )。HPV6/ 11的表达在外阴癌组、VIN组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外阴癌组HPV16/ 18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阴病变各组p5 3、MDM2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PV6/ 11、HPV16/ 18、p5 3、MDM2蛋白在外阴组织的不同病变中表达均差异有显著性 ,在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中HPV感染、p5 3突变和MDM2表达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AO/EB双重染色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兴  陈峥嵘  张光健 《肿瘤》2004,24(1):88-89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主动性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本文通过丫碇橙和嗅乙啶(AO/EB)双重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肿瘤抑制剂硒酸酯多糖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相比较,认为其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0.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洋  宫琳琳  邵淑娟 《肿瘤》2004,24(2):196-197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微量甚至单个细胞DNA的分析成为可能,并且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开始阶段PCR只局限于对DNA的定性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定量PCR应运而生.然而,所谓的"定量PCR",其精确性与特异性也不是绝对的,直到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的出现,人们才真正在技术上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本文试就其原理、特点、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