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4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525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2195篇
内科学   1177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502篇
综合类   3275篇
预防医学   1396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1669篇
  22篇
中国医学   777篇
肿瘤学   416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1649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1294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4实验方法上常用的对照(1)标准对照:为了证明实验方法已过关,应用标准阳性因素作对照以排除“假阴性”的可能;还可应用阴性因素对照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2)空白对照:在生物化学性实验中,根据实验性质需进行许多空白对照,如试剂空白、血样  相似文献   
32.
<正>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激素的使用,真菌感染在临床感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近几年对临床真菌感染的报道很多,同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也进行了调查,但对口腔真菌感染的详细调查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全部来自我院2012-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患者,真菌培养全部阳性。菌株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33.
兰州地区不同人群HBsAg阳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目的:已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细胞,实验予进一步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继续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实验于2007-02/09在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进行.①动物:选择5只普通级SD大鼠,由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胃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取双侧胫骨和股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骨髓腔.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胰蛋白酶与EDTA联合消化,传至第4代,用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μ g/L表皮生长因子、N2辅助因子的DMEM/F12培养液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③实验评估:观察原代、传代培养及诱导分化后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榆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形态观察:原代细胞接种l d后开始贴壁增殖,3 d后多数贴壁,贴壁细胞呈梭形或扁平形;10 d后90%细胞融合,以长梭形为主,突起粗大,形成网状、片状;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加快,增殖能力更强,7 d左右达到融合.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第4代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7 d,成球的细胞脱离瓶底,悬浮在细胞液中.将细胞离心弃上清,换成血清分化液后,细胞球逐渐贴壁,球周围很快发出突起,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③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的表达:骨髓源性细胞球表达巢蛋白,呈棕黄色,为神经干细胞:从细胞球分化的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及半乳糖脑苷脂均呈阳性.结论:骨髓基质细胞能在体外诱导分化出神经干细胞,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进一步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74岁.因双下肢肌肉酸痛4 d于2007-10-29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肌肉酸痛,呈渐进性加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略缓解,口服布洛芬效果不佳来诊.因AMI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2个月,之后阿托伐他汀每晚顿服20 mg.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75 mmHg(10 mmHg=1.33 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大腿内侧、双足底可见散在紫斑,压之褪色,双侧腓肠肌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跟腱反射正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尿常规示尿呈褐色,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1 109 U/L(本院正常值30~170 U/L),CK-MB 19 U/L,心肌肌钙蛋白T(-),血清肌酐199 μmol/L,血尿素氮12 mmol/L,尿酸101 μmol/L,ALT 24 mmol/L,AST 17 mmol/L,血钠145 mmol/L,血钾4.3 mmol/L,FT3、FT4、TSH均正常.肌电图示双侧腓肠肌肌损害.  相似文献   
36.
在浆膜腔积液检查中常出现数量不等的淋巴母细胞,较难与良性及恶性肿瘤细胞进行鉴别,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浆膜腔积液细胞图文报告中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11例假阳性病例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消化道内分泌肿瘤4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组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以及分类。方法 复习 4 9例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HE切片 ,用组织芯片技术制片 ,5种抗体做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  4 9例肿瘤中类癌 4 3例 ,小细胞癌 6例。其中来自前肠 2 7例 ,中肠 10例 ,后肠 12例。免疫组化Syn阳性 34例 (6 9 4 % ) ,CgA阳性 4 5例(91 8% ) ,CD5 6阳性 13例 (2 6 5 % )。阳性率与肿瘤发生部位无相关性。Ki 6 7和p5 3在直径 <1 5cm类癌组无阳性表达。散发型类癌组其得分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消化道类癌从形态学到生物学行为 1、2型与 3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组肿瘤 ;CD5 6在小细胞癌组和直径 <1 5cm类癌组有较高的表达率 ;混合型肿瘤占该组肿瘤的 1 3。  相似文献   
38.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尤其是食品从业人员中的HBsAg阳性携带者对乙型肝炎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更有效地贯彻《食品卫生法》,特对94年度永新县食品从业人员1024人中的HBsAg感染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与家人争吵后自服盐酸异丙嗪片10片(250mg)约10min来院。来时BP100/50mmHg,HR75次/min,神清,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主诉。予催吐、吸氧及输液观察,约15min后患者开始拒绝卧床,表现兴奋,躁动,出现幻觉,重复自言自语。查体:BP110/60mmHg心率80次/min,谵妄状态,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水平眼震(+),四肢肌力及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余未见异常。予肌注安定5mg。5min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经留院观察12h,血常规、生化、肝功等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查体无阳性体征后离院。  相似文献   
4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00-2402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通过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安全、可靠,可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