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61篇 |
免费 | 1184篇 |
国内免费 | 6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3篇 |
儿科学 | 458篇 |
妇产科学 | 81篇 |
基础医学 | 1051篇 |
口腔科学 | 74篇 |
临床医学 | 3436篇 |
内科学 | 2482篇 |
皮肤病学 | 356篇 |
神经病学 | 262篇 |
特种医学 | 44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772篇 |
综合类 | 5645篇 |
预防医学 | 976篇 |
眼科学 | 60篇 |
药学 | 2468篇 |
63篇 | |
中国医学 | 934篇 |
肿瘤学 | 10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5篇 |
2023年 | 770篇 |
2022年 | 883篇 |
2021年 | 1104篇 |
2020年 | 929篇 |
2019年 | 644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34篇 |
2015年 | 417篇 |
2014年 | 734篇 |
2013年 | 676篇 |
2012年 | 1006篇 |
2011年 | 1037篇 |
2010年 | 916篇 |
2009年 | 918篇 |
2008年 | 1040篇 |
2007年 | 1016篇 |
2006年 | 1016篇 |
2005年 | 979篇 |
2004年 | 764篇 |
2003年 | 665篇 |
2002年 | 652篇 |
2001年 | 540篇 |
2000年 | 415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298篇 |
1997年 | 295篇 |
1996年 | 280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25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变应性鼻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组织体积大,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可以推测此类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1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发生率高,手足硬肿及淋巴结大的发生率较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发生率高,尚需注意尿常规异常、贫血、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多系统损害表现。结论发热≥5d、应用抗生素无效、具备2—3项主要诊断标准结合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3.
患者男性,37岁,白族己婚农民。洱源县茈碧湖镇人。2004年6月11日因外院诊断“晚期血吸虫病脾脏肿大”就诊。患者生活在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有长期、反复的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10岁时行血吸虫病治疗1次(使用呋南丙胺),以后再未进行血吸虫病的查病及化疗。本次间接血凝试验(IHA)结 相似文献
104.
周燕高倩许海洲王红萍 《实用老年医学》2020,(5):488-49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感染病人调节性T细胞、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42例DF病人为DF组,50例单纯DM病人为DM组。比较2组血CD4+CD25+比例和CD4+CD25+/CD4+比值,及炎性指标[CD64、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WBC、NEU%水平。结果 DF组病人血CD4+CD25+比例和CD4+CD25+/CD4+比值显著高于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DF组CD64、CRP、PCT、WBC及NEU%水平均显著高于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调节性T细胞、CD64指数、NEU%可作为判断老年DF病人病情的指标,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DF病人进行抗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1-抗胰蛋白酶(α1-AT)初期合成在肝脏和肺脏的单核细胞内。α1源于α1-AT电泳峰的位置,α1-AT能抑制一种蛋白酶。α1-AT初始抑制的靶物质是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而不是胰蛋白酶。α1-AT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血清中α1-AT正常含量约1.0g/L。当急性时相反应时,血清α1-AT水平随感染或炎症反应增加2~3倍。血清α1-AT是一种防御性蛋白质,可通过对各种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保护组织免受蛋白酶破坏,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06.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 以反复无端的全身炎症、固有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无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抗原特异性T细胞产生为特点,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困难。来源于固有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一种新的中性粒细胞防御机制, 在sJIA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进一步研究sJIA的发病机制, 寻找更好的临床诊疗手段, 现就中性粒细胞及NETs在sJIA中的参与情况、发病机制、相关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108.
rh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与骨髓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植物免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和骨髓(G-BM)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植物免疫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和G-BM中T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数量,据有核细胞数将G-PB/G-BM按2∶11、∶11、∶2混合,计算混合移植物的免疫细胞组成;用MTT法和夹心ELISA法测定T细胞增殖能力和IL-4、IFN-γ的分泌。结果3种G-PB/G-BM混合移植物的T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未动员骨髓(NG-BM)和G-PB(P<0.05)。3种混合移植物与NG-BM、G-BM和G-PB在淋巴细胞、CD3 、CD4 、CD8 T细胞组成上存在差别(P<0.05);3种混合移植物的CD4/CD8比例都高于NG-BM和G-BM(P<0.01),DC1/DC2比值均低于NG-BM(P<0.01),IL-4/IFN-γ的比值均低于G-BM(P<0.05)。在输入相同CD34 细胞以保证植入的前提下,应用3种混合移植物进行移植时输入的Ⅰ型因子及Ⅰ型(Th1/Tc1)和Ⅱ型(Th2/Tc2)T细胞的数量介于NG-BM、G-BM和G-PB之间。结论G-PB/G-BM混合后免疫特性的改变可能在HLA不合移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60例,根据治疗结局,将患儿分为A、B两组。治疗有效的27例患者纳入A组,治疗无效的33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胃肠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接受相同干预后,A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IgE水平均低于B组(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预测预后的截断值为0.44×109/L,约登指数高于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IgE水平。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于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具有一定价值。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4×109/L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该水平的患儿差,对于这类患儿应早期进行强化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帮助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肿瘤出芽与上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及上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4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5例手术切除UTUC患者临床资料。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出芽情况,CD66b免疫组化染色观察UTUC TANs水平。分析肿瘤出芽与UTU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肿瘤出芽与TANs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检验分析肿瘤出芽情况和TANs水平与UTUC患者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及肿瘤特异生存期(CSS)的关系。结果:高级别肿瘤出芽组患者多为男性、pT分期较高、肿瘤容易转移、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常见(P<0.05)。肿瘤出芽情况与TANs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低-中级别出芽组和高级别出芽组的总存活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ANs组和高TANs组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