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9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618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68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793篇
综合类   1401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475篇
  7篇
中国医学   31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硅橡胶鼻假体用于唇裂继发鼻畸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硅橡胶鼻假体,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延长鼻小柱,纠正鼻小柱和鼻中隔的偏斜,广泛游离患侧鼻翼软骨,分三点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同期植入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24例.结果:24例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效果患者均满意.结论:采用硅橡胶L型鼻假体整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配合正确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单侧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分析1999年9月~2003年9月间协和医院胸外科进行单侧LVRS的14例COPD患者资料。术前利用CT平扫、CT三维重建和核素肺通气灌注成像确定“靶区”。14例患者中5例行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9例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TLC-75或胸腔镜专用切缝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破坏的肺组织。比较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以评价单侧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LVRS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提高(38±7)%;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平均提高(70±25)%;呼吸困难指数再分级:8例术前Ⅲ级中7例转为Ⅰ级,1例转为Ⅱ级;6例术前Ⅳ级中3例转为Ⅱ级,2例转为Ⅲ级,1例转为Ⅰ级。本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无手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单侧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尽量切除术侧无功能肺组织,防止肺漏气为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93.
2例托吡卡胺毒性反应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吡卡胺眼液为抗胆碱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散瞳和调节麻痹。此药物眼内通透性良好,组织扩散力强,因此起效迅速,滴眼后20分钟~30分钟瞳孔散大,维持时间短,约4小时~6小时后瞳孔开始恢复正常状态,能正常阅读书写且不良反应少,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临床上为非假期青少年儿童常用散瞳药物。本品类似阿托品的药物,有滴眼后出现口干,颜面潮红等阿托品样毒性反应,因其浓度较低,毒性反应极少见。我科于2003年及2004年门诊散瞳者中各出现1名毒性反应的患者,经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将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简介:病例1:男,7岁,双眼视力不佳半年…  相似文献   
94.
陈静芝  周东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09-10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分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B组2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对两种麻醉方法过程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特点关键在于麻醉过程中的体位配合及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观察内容分别经t检验、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腰硬联合麻醉优点是手术过程生命体征较稳定、用药量小、术后恢复快,且麻醉后进行手术无须更换体位,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5.
李红卫  杨圣能 《浙江医学》2006,28(2):139-140
常用的修复单侧唇裂经典方法有Tennison法(下三角瓣法)和Millard法(旋转推进瓣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Millard法常用于治疗Ⅱ度、Ⅲ度唇裂,裂隙较宽,鼻小柱健偏,鼻翼塌陷明显,患侧鼻基底组织缺损较多的患者,但术后存在唇高不足、患侧丰满度不佳等缺点,应用改良Millard法可以很好地改善以上缺陷。  相似文献   
96.
患者,26岁,停经51天时,阴道淋漓流血10天,B超示宫内妊娠伴宫腔积液,门诊以“难免流产”行清宫术。术后检查吸出物,肉眼见绒毛组织。1周后患者复诊,清宫术后患者一直阴道淋漓流血。查体:Bp13.7/10.3kPa。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量血性液体,宫颈软,紫蓝着色,举痛阳性,子宫体水平位稍大,压痛阳性,右附件未及包块,无压痛,左附件可触及及蛋黄大小包块,压痛阳性,后穹隆穿刺抽出2ml不凝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97.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特殊类型。术前未发现该病变是行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应用常规椎间盘摘除途径不易暴露如此外侧病变。2000年4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单侧小关节突全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疗效满意,随访2-3a,根痛症状完全消失,腰背痛症状大部分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17例,其中10例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7例采用闭合性复位,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结果:10例采用切开复位,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患者在术后6—10个月后完全愈合,无畸形;7例采用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其中6例手术后6-12个月功能位愈合,1例由于畸形明显,外固定支架固定不佳,而于术后2个月重新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论: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能避免由于软组织嵌入骨折端而影响骨折术后的愈合及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对位、对线,避免畸形愈合。另外小切口能最大限度减少对骨膜的干扰,以利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9.
为比较硬膜外隙阻滞(硬外)、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和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在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阻滞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选ASAⅢ~Ⅳ级90例,随机等分为3组,Ⅰ组为硬外阻滞组(A组),用1.5%Lidocaine 4ml试验剂量并确认无脊麻后,根据情况追加1.5%Lidocaine 4~6ml;Ⅱ组为腰麻组,Ⅲ组为单侧腰麻组,两组注药速度均为0.1ml·s-1,注药过程均不作往返吸注.Ⅱ组用0.75%布比卡因1ml(7.5mg),注药后仰卧;Ⅲ组患侧在下侧卧,用0.75%布比卡因0.6ml(4.5mg)、10%葡萄糖液0.4ml,注药20min后平卧.结果显示:①患侧痛觉阻滞起效由快到慢为Ⅱ组、Ⅲ组和Ⅰ组.②三组阻滞前后的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Ⅲ组阻滞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也无显著性差异,但Ⅰ和Ⅱ组的阻滞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均有显著性差异.③患侧痛觉阻滞达标率(无痛平面达L1的百分率)为Ⅰ组93.3%,Ⅱ和Ⅲ组均为100%.④阻滞不全者Ⅰ组3例,而Ⅱ和Ⅲ组则无.⑤发生低血压者Ⅰ和Ⅱ组各3例,且同时都伴有ECG的ST段下移;Ⅲ组则无.表明①单侧腰麻组起效较快、阻滞完善和患侧痛觉阻滞达标率高.②单侧腰麻所用剂量小,阻滞范围小,对循环干扰轻和阻滞平面似乎更易控制.因此,小剂量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可能更适合高龄老人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00.
分析单侧椎弓根螺钉(UPS)固定对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椎间融合前/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评价UPS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TLIF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UPS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PS)在TLIF椎间融合前/后对模型整体位移、邻近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应变、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应力的影响。其结果显示UPS和BPS之间,两者的模型整体位移、邻近小关节和椎间盘应力应变差异不大,但UPS的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应力明显较高,并且其椎间融合后椎间融合器应力较融合前明显增加。该研究证实了UPS应用于TILF时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相较于BPS并不会减缓邻近节段退变,反而会增加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