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070篇 |
免费 | 4693篇 |
国内免费 | 60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10篇 |
儿科学 | 679篇 |
妇产科学 | 674篇 |
基础医学 | 6996篇 |
口腔科学 | 1436篇 |
临床医学 | 13278篇 |
内科学 | 7454篇 |
皮肤病学 | 468篇 |
神经病学 | 2615篇 |
特种医学 | 29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9913篇 |
综合类 | 25125篇 |
预防医学 | 5274篇 |
眼科学 | 1381篇 |
药学 | 11035篇 |
237篇 | |
中国医学 | 7220篇 |
肿瘤学 | 33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728篇 |
2023年 | 2342篇 |
2022年 | 2782篇 |
2021年 | 3741篇 |
2020年 | 2598篇 |
2019年 | 2477篇 |
2018年 | 1327篇 |
2017年 | 2088篇 |
2016年 | 2464篇 |
2015年 | 3005篇 |
2014年 | 4460篇 |
2013年 | 4594篇 |
2012年 | 6224篇 |
2011年 | 7139篇 |
2010年 | 6064篇 |
2009年 | 5736篇 |
2008年 | 6589篇 |
2007年 | 5418篇 |
2006年 | 4965篇 |
2005年 | 5260篇 |
2004年 | 3813篇 |
2003年 | 3256篇 |
2002年 | 2501篇 |
2001年 | 2083篇 |
2000年 | 1574篇 |
1999年 | 1358篇 |
1998年 | 1043篇 |
1997年 | 804篇 |
1996年 | 846篇 |
1995年 | 678篇 |
1994年 | 606篇 |
1993年 | 434篇 |
1992年 | 396篇 |
1991年 | 387篇 |
1990年 | 299篇 |
1989年 | 326篇 |
1988年 | 144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90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提高对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方法对8例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颈静脉球瘤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巨大型颈静脉球瘤MRI出现特异型表现,即典型的“盐和胡椒”征;DSA检查不仅能够术前明确肿瘤供血血管,而且同时进行栓塞治疗可减少随后术中出血。结论MRI DSA是巨大型颈静脉球瘤术前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99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MSCs,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BMSCs,损伤后24h、移植后1、3、5周评价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状况,并检测B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移植的B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3~5周后有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MAP2);BMSCs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周后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损伤区脊髓结构较完整。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向脊髓损伤处聚集并存活分化,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海人酸(KA)诱发癫疒间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癫疒间诱发组(KA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制模成功后6 h、12 h、18 h、24 h、48 h 5个时点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W estern B lot)技术对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KA组制模18 h大鼠皮质神经颗粒素表达开始减少(P<0.05),24 h为最低(P<0.01),48 h恢复正常;制模12 h海马齿状回神经颗粒素明显下降(P<0.05),18 h最低(P<0.01),48 h恢复正常;海马CA1区制模后神经颗粒素持续下降,48 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3区未见显著变化。W estern B lot实验印证了这一结果。结论KA诱发的复杂部分性癫疒间发作急性期能引起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减少,在各脑区的变化不同,且有可恢复的趋势,可能与癫疒间发作后引起大脑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改变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只达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6(2):77-81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概念的提出已达40年,随着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DT)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淬灭后恢复(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 photobleacing,FRAP)技术的创立,使得近10余年来各学科关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研究快速发展,业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脑毛细血管所独有的特征性结构,它对一些能透过周围血管的物质具有屏障作用从而保护脑组织,对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其形态学基础包括一系列结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及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tight junc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为神经外科手术准确定位横窦的下缘和窦汇确定出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方法对10例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进行逐步解剖,测量各相关解剖结构到横窦下缘的距离。结果实验所收集的数据表明在定位横窦下缘和窦汇时,上项线及枕外隆凸尖不是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而以半脊肌附着点作为浅表解剖学标志比以上项线作为浅表解剖标志更准确、可靠。本组10例标本中,无1例的半脊肌附着点超过横窦下部边界3mm,并且它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浅表解剖学标志用以定位接近中线部分的横窦。结论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在治疗后颅窝和颅颈接合处病变而进行的各种中线入路手术时更准确的定位横窦。 相似文献
997.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分别取免疫后第4、6、8、10、12、14、16、18、20天EAE大鼠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ICAM-1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后第8天ICAM-1表达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与EAE大鼠病情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3)。结论I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EAE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armarou方法获得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实时定量RT—PCR、S—P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ICAM—1蛋白和mRNA在外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外伤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ICAM—1蛋白表达分别于伤后6h明显升高.72h达到高峰(P〈0.05),ICAM—ImRNA表达3h即明显升高,72h达最高峰,其后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伤后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对照组高,同时炎性细胞大量聚集。结论大鼠脑外伤诱导了ICAM—1的表达.ICAM—1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浸润可能参与了伤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99.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掌握垂体腺瘤的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其是否具侵袭性。本文即就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癌基因相关蛋白、抑癌基因相关蛋白、基属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肿瘤增殖动力学有关蛋白的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经单侧半椎板切除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性损伤风险、临床特征以及经单侧半椎板切除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病历资料。均经单侧半椎板切除肿瘤。采用统计学分析,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年出血率等方面与同期颅内(145例)、脑干(61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比较。术前Frankel分级D级8例,C级2例,A级1例。结果本组女性7例,男性4例.女性与男性之比高于颅内(80:65)和脑干(33:28)海绵状血管瘤;年出血率为2.8%/病人,稍低于颅内(3.3%)和脑干(3.1%)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均获全切:术后随访期内8例神经系统症状改善(Frankel分级D级升到E级6例,C级升到D级2例).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结论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应全切以防复发和再出血;选择微侵袭的半椎板入路,以及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是取得满意结果、预防附加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