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65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51篇
综合类   1247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99篇
  17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代次间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为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和细胞治疗中的种子细胞优选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采用机械分离与酶连续消化相结合的方法体外分离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单层培养传代至第5代。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和SEM观察各代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描绘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分泌的蛋白聚糖和Ⅰ、Ⅱ型胶原蛋白。结果: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原代接种后8~12 h开始贴壁,48~72h大部分细胞贴壁,胞质逐渐展开,细胞变大伸长,形成突起,呈多角形,细胞形态规则,轮廓清晰,镜下观察有立体感,7~10 d后,细胞长满传代。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能力和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原代至第2代细胞形态较规则,多呈多角形,大小均一。第3代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中梭形细胞增多,分泌和增殖能力下降,传代周期延长。第5代分裂相少见,密度稀疏,细胞形态不佳,约80%呈长梭形,分泌和增殖能力下降。SEM示第1代半月板细胞形态规则,呈多极性,表面有突起;第5代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梭形。生长曲线可见第4代前半月板细胞生长速度及生长周期均相似,第5代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增殖减缓。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随传代的进行,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逐渐减弱而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结论: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随着传代的进行,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生长速度减慢,传代周期延长,逐渐变为梭形,形态不规则。体外单层培养系统中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表型随传代的进行,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表达逐渐减少而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多,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培养的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从第3代开始逐渐失去其特异性表型,发生去分化,逐渐变为成纤维细胞的表型。体外单层分离培养的第5代前半月板细胞基本维持纤维软骨细胞的表型和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半月板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评价比较不同配比壳聚糖/聚磷酸钙(Chitosan/Calcium polyphosphate,CS/CPP)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组织工程半月板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检测半月板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采用MTT法检测不同配比CS/CPP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第3代半月板细胞的毒性,通过肌袋内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体内组织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不同比例CS/CPP复合支架材料呈三维多孔的结构。复合第3代半月板细胞体外培养7 d,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均匀分布,紧贴支架铺展伸长,生长良好。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DF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无细胞毒性。肌袋内植入试验评价:肌袋内植入实验显示动物术后生存良好,各植入部位均未见组织坏死、积液及化脓感染。术后1周植入体周围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2~8周植入体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逐渐减少,出现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多于中性粒细胞,纤维囊壁厚薄不均;3个月后植入体周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随植入时间的延长,炎症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浸润范围逐渐缩小,包膜先逐渐变厚再变薄,植入材料内部逐渐有组织长入,并且逐渐降解。结论:CS/CPP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有望成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长期结果;从性别、症状持续时间、手术时年龄、盘状半月板类型、半月板损伤类型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的97例106膝盘状半月板。平均随访时间27.3±18.8个月。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半月板修整成形术、修整成形+固定术和半月板全切术。记录随访末期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运动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手术结果按照Ikeuchi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期手术结果 Ikeuchi分级为:优64膝(60.4%),良27膝(25.5%),可10膝(9.4%),差5膝(4.7%);总体优良率达85.9%。手术时的年龄及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对手术结果有影响,而患者性别、盘状半月板类型、半月板损伤类型、手术方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年轻患者及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疗效较好,建议对盘状半月板损伤应尽早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和半月板切除术后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16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接受18个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移植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5.7±7.9岁。以同期行半月板切除术的20例患者为对照(切除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0±7.2岁。采用IKDC评分、Lysholom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通过X线、核磁共振成像(MRI)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退变和软骨损伤进展情况。结果: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0±20、54.4±6.1个月,术前IKDC评分、Lysholom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单腿跳、关节间隙变化和力线等无显著性差异。切除组Kellgren-Laurence分级术后与术前的差值为1.4(1~2),明显高于移植组的0.3(0~1)(P<0.05)。移植组术后MRI软骨分级和软骨损伤进展程度均明显低于切除组,分别为1.2(0~3)vs 2.0(1~3)(P=0.028),0.7(0~2)vs 1.4(0~2)(P=0.001)。结论: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临床效果良好,与半月板切除无明显差异;半月板移植具有保护软骨、减缓关节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症状性与非症状性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在MRI冠状面上的形态学差异。[方法]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32例症状性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研究组)和27例非症状性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对照组)被纳入研究。在MRI同一冠状面图像上测量两组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游离缘高度、体部高度、关节囊缘高度、体部宽度、股骨外侧髁宽度以及内侧半月板高度等形态学指标。计算外侧盘状半月板游离缘高度、体部高度、关节囊缘高度与内侧半月板关节囊缘高度的比值,外侧盘状半月板体部宽度与股骨外侧髁宽度的比值以及外侧盘状半月板游离缘高度与其体部高度、关节囊缘高度的比值等相对形态学指标,所得数据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外侧盘状半月板冠状面体部宽度为30 mm,大于对照组的24 mm(P0.001);研究组外侧盘状半月板冠状面游离缘高度为5 mm,大于对照组的3 mm(P0.001);研究组外侧盘状半月板体部高度为2.5mm、关节囊缘高度为3 mm,分别小于对照组的4 mm和5 mm(P0.001)。而内侧半月板关节囊缘高度以及股骨外侧髁宽度等形态学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侧盘状半月板体部宽度与股骨外侧髁宽度比值(P0.001)、外侧盘状半月板游离缘高度与内侧半月板高度的比值(P=0.001)以及外侧盘状半月板游离缘高度与其自身体部高度比值(P0.001)增加,而外侧盘状半月板体部高度及关节囊缘高度与同层面内侧半月板高度的比值降低(P0.001)。[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在MRI冠状面上的体部宽度、游离缘高度、体部高度以及关节囊缘高度等参数可以作为评价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与否的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医师手体积与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386例,2011年6月以后胎头娩出困难者采用大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分四组统计,徒手胎头娩出术者手体积300 ml为A组,300 ml为B组,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后术者手体积300 ml为C组,300 ml为D组。记录手术医师姓名及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子宫切口是否撕裂及撕裂程度、术后产妇疼痛程度。结果 5386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撕裂538例,其中A组127例、B组246例、C组81例、D组84例,子宫切口撕裂与手术医师手体积、胎儿体质量、胎先露、胎头嵌入产道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术者手体积对子宫切口撕裂有直接诱发作用,采用大S拉钩辅助胎头娩出能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中心成形联合边缘稳定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01—2013-08诊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68例(72膝),经MRI和关节镜下确诊后,随机分成2组。A组给予保留边缘6~8 mm成形联合半月板稳定术,进行体部、肌腱裂口周围垂直缝合固定,前、后角经胫骨骨道固定;B组行盘状半月板全切或次全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3、6、12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后12个月MRI半月板板台比。结果 A组34例获得随访,B组3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2~14)个月。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关节交锁及弹响症状消失,无再撕裂或因症状复发需要二次手术者。2组术后3、6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6,P=0.077;t=0.442,P=0.661);术后12个月A组Lysholm评分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P=0.001)。A组术后12个月MRI半月板板台比为(9.2±2.6)%,B组为(5.0±2.7)%,A组残存半月板板台比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5,P=0.001);但比同侧正常的(12.3%)低。结论对于不稳定盘状软骨损伤,在半月板成形的基础上,给予周边缝合固定及前后角重建固定,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外侧半月板周缘并保持其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8.
由于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再撕裂率较高,有学者采用不同种类成体干细胞来修复肩袖损伤以降低再撕裂率。目前多数实验研究证实,成体干细胞具有提高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腱-骨界面最大失效负荷、增加肩袖胶原蛋白生成、促进界面纤维软骨形成、减少再撕裂率的作用;多种因素在成体干细胞促进损伤肩袖腱-骨界面愈合过程中起了诱导分化的作用。该文就成体干细胞技术促肩袖损伤修复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9.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同时伴有韧带、半月板等关节结构的损伤,处理不当会导致关节疼痛、不稳定和关节功能障碍[1]。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提高。我们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关节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5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手术与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基础上实施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同时为两组患者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Lysholm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并发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联合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