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83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271篇
儿科学   287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300篇
临床医学   5925篇
内科学   1620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99篇
特种医学   15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4012篇
综合类   8687篇
预防医学   1130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3070篇
  42篇
中国医学   855篇
肿瘤学   62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08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719篇
  2014年   1346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770篇
  2011年   1857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655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685篇
  2006年   1435篇
  2005年   1571篇
  2004年   1317篇
  2003年   1266篇
  2002年   1168篇
  2001年   989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608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77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in early managing ureterovaginal fistula.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cases with ureterovaginal fistula from 2002 to 2008 were treated early with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viewed.Results Twenty-two of 28 cases were treated and double J stent was placed in them by a uretero-scope and 75% (21/28)of cases were cured.Four of 21 cases were treated twice by a ureteroscope and were cured finally.7 cases with failure ureterovaginal treatment underwent ureterocystostomy and were cured.The follow-up from 6 months to 33 months (average 10.1±6.4 months)showed that all of the 28 cases had been cured and had no urinary fistula.Conclusion Placing double J stent using a ureteroscope is the first choice of operative procedure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ureterovaginal fistula.  相似文献   
92.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瘘的高危因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1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86例 ,并发胰瘘 2 7例 ,发生率为 31 4 % ,现结合文献 ,就胰瘘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探讨如下。1.一般资料 :2 7例病人中 ,男 2 3例 ,女 4例。年龄 2 8~ 70岁。术后发生胰瘘中早期手术组 19例 ,延期手术组 8例 ,发生胰瘘的时间为术后 1~8d ,平均 2d ,引流量 5 0~ 180 0ml/d ,其中引流量超过 2 0 0ml/d的高流量胰瘘 18例。全组引流液淀粉酶测定值为110 0~ 2 14 0U/L。2 .临床表现 :根据手术记录用文献所描述的方法〔1〕,对胰腺坏死程度按病理类型分为 3型 ,即局灶坏死型 (Ⅰ型…  相似文献   
93.
我科自 1996年 5月 - 2 0 0 1年 3月应用带蒂阴囊肉膜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 ,共 11例 ,疗效好 ,矫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11例年龄 3- 11岁平均 5、6岁 ,其中阴茎型 2例 ,阴茎阴囊交界型 6例 ,会阴型 3例。单一尿道瘘 10例 ,复杂尿道瘘 1例 ,外院转入本院 8例 ,其中下曲畸形完全未矫正 3例 ,部分未矫正 3例。术后 3- 7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瘘。瘘口直径0 .2 - 0 .8cm。采用埋藏皮条法 (Denis -Browne法 )修补尿道下裂失败 6例 ,采取其它方式修补尿道下裂失败 5例。1.2 手术方式 :对下曲畸…  相似文献   
94.
患者女,73岁。因右上腹隐痛2个月、发现腹壁肿块4 d入院。患者2周前曾因“胆囊炎”而入院,保守治疗后出院。于4 d前发现右上腹壁肿块伴间歇性疼痛,无发热及黄疸史,无黑便史。查体:T 36.5℃,急性病容,右上腹壁腋前线近季肋处可触及4 cm×5 cm大小肿块,质中,压痛,表面光  相似文献   
95.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囊结石严重并发症 ,是临床常见的胆内瘘之一[1] ,术前诊断应充分重视。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2年 1月共收治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例中 ,男 1例 ,女 2例。年龄 4 0~ 5 8岁。病程 6个月~ 5年。临床均表现为发热 ,右上腹间歇性胀痛伴右肩背放射痛 1例 ,左上腹痛、恶心、呕吐隔夜宿食 2例。 3例患者均无黄疸及右上腹部包块 ,莫菲征 (- )。WBC均 >10 .0× 10 9/L ,N >0 .70。1.2 诊断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术前诊断较难。 3例均行常规B超检查。 1例胆囊部见 6 .0cm× 2 .8cm较强回声 ,轮…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设计封堵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覆膜内支架。方法 根据食管胃吻合口区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吻合口胸腔瘘的病变特点,设计蘑菇状覆膜内支架。透视下,5例吻合口巨大胸腔瘘患者置入6枚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果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食管胃吻合口巨大胸腔瘘,解决了进食问题,改善了营养状况。结论 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8.
颅内动静脉畸形并发动脉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动脉瘤的特征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内AVM并发动脉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大小、数量和与AVM的相关位置,并按Redetop分型指导治疗。结果本组采用联合治疗4例,单一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对AVM病人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筛查,可避免漏诊合并的动脉瘤。DSA可确诊此病。应根据不同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颅内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
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胆管支气管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38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8年,咳黄绿色样痰4个月入院。于8年前出现右上腹疼痛,同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发热,最高体温达39.5℃。在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右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为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行保守治疗后,发热缓解,黄疸减轻。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给予对症处理。4个月前病人咳黄绿色样脓痰,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