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6篇
  免费   2538篇
  国内免费   57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68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755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4477篇
内科学   1558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382篇
特种医学   30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859篇
综合类   7713篇
预防医学   5057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6110篇
  67篇
中国医学   2044篇
肿瘤学   2039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412篇
  2012年   1843篇
  2011年   1863篇
  2010年   1687篇
  2009年   1627篇
  2008年   2469篇
  2007年   1695篇
  2006年   1676篇
  2005年   2294篇
  2004年   1749篇
  2003年   1652篇
  2002年   1052篇
  2001年   991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80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ADR),以及临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59例依照诊疗建议[1-2]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ALL患儿;统计、整理其应用HD-MTX治疗的相关数据,还有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MTX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以及甲酰四氢叶酸(CF)解救情况;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评估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结果: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 59例ALL患儿,共进行了264次化疗;经化疗,患儿不良反应多见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黏膜损伤,以及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感染等;行HD-MTX治疗后44 h,黏膜损伤、胃肠道反应等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排泄延迟组的患儿明显高于排泄正常组的患儿(P<0.05);不同危险分层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D-MTX规范化治疗患有ALL的儿童,参照患儿的MTX血药浓度检测行CF解救,以及采取有效的不良反应防治措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于甲状腺术后患者,经验性给药并不能准确预测术后最佳初始剂量,为提高术后患者初次随访时甲状腺功能达标率,我们之前的研究基于患者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建立了一个预测左甲状腺素(L-T4)剂量的回归方程模型,现对这一回归方程进行准确性验证。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甲状腺全切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回归方程计算L-T4初始剂量,对照组常规经验性给药。4~6周后,患者复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调整L-T4剂量直至患者TSH抑制水平达标。临床药师观察患者达标情况,并记录患者初次随访达标情况、达标时间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数据等。结果:实验组初次随访达标率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同时实验组过量患者比例明显减少(20.3% vs 57.3%,P<0.05),2组剂量不足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同时,我们发现回归方程对于BMI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效果更显著,而在超重患者中,并不优于经验性给药。结论:我们的回归方程模型较好的预测了DTC患者初始剂量,明显提高了患者达标率,并显著降低了过量患者比例。但对于超重患者的准确性一般,我们根据患者研究结果对回归方程模型做了修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评价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和不同管电压的条件下采用非迭代重建技术后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九七医院2014年5-10月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检查条件为管电压120kVp、对比剂碘浓度370mg I/mL;B组为管电压100kVp、对比剂碘浓度270mg I/mL。对2组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图像采用滤过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分别测量及计算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A)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2组间RCA近段、LMA管腔内CT值、SNR、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CTDIvol、DLP及ED比较B组均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碘浓度对比剂(270mg I/mL)联合低kV(100kVp)通过非迭代重建技术仍可获得管电压120kVp及对比剂碘浓度370mg I/mL扫描条件下相同质量的图像,不仅可以满足诊断需要,还可以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4.
葛东泉  耿海 《放射学实践》2015,(10):1001-1004
【摘要】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临床带来极有益的诊断信息,但CT检查及对比剂的过度使用也使辐射风险加大,对比剂肾病及其它并发症日趋增多。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比剂应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的技术及低浓度对比剂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张卫国  马怡尘  刘敏  蒋涛 《放射学实践》2015,(11):1134-1137
【摘要】目的:探讨CARE-kV 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下肢动脉CTA患者随机分为A组(CARE-kV组)、B组(根据体重指数确定kV值组)各39例,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各测量点的CT值、CNR、CTDIvol、DLP、ED,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血管内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A、B两组图像各测量点平均CT值(430.02和374.11HU,P=0.10)、CNR(26.60±11.20、29.86±9.95,P=0.13)、图像主观评分VR(3.38±0.59、3.31±0.61,P=0.58)、MIP(3.79±0.40、3.62±0.49,P=0.08)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CTDIvol(4.41±1.32 、6.19±3.19,P=0.02)、DLP(533.59±185.66、711.29±388.63,P=0.03)、ED(8.00±2.76、10.66±5.82,P=0.0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kV技术应用在下肢动脉CTA的检查中,既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使管电压的选择更加合理、智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多颗125I放射性粒子间剂量衰减规律.方法 利用Geant 4软件包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单颗粒子和多颗粒子周围剂量分布,将模拟结果与TG43-U1报告中推荐剂量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实验测得数据验证蒙特卡罗模拟结果.结果 单颗粒子周围剂量分布的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与TG43-U1计算和实验结果差值分别在±3%和±5%以内.多颗粒子的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对比TG43-U1线性叠加结果,粒子间剂量衰减为3.8%~13.2%,平均剂量衰减为7.2%,实验所得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差值在6%以内.结论 空间中存在多颗放射性125I粒子时,由于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导致7%左右的剂量衰减,其最大值可超过13%,在人体组织中剂量衰减值会更大.因此,利用TG43-U1方法进行线性叠加计算临床中的剂量分布不够精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统计血管造影受检者每次检查所受辐射剂量值及影响辐射剂量的相关因素,为分析、评估放射诊疗风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107例受检者检查时在线记录的全部辐射剂量值及其与剂量相关的技术参数值,按照检查区域头部、腹部和心脏进行分类,统计每例受检者的总透视时间、透视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累积皮肤入射剂量(ESD),计算透视剂量率;统计每例受检者的造影曝光次数、造影曝光时间、采集帧频率,以及造影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和造影累积皮肤入射剂量;统计每例受检者的透视加造影的总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和总累积皮肤入射剂量。对所有数据分门别类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介入,ESD为(22 285.5±18 682.7)μGy·m2,DAP为(2 942.1±2 557.3)mGy;头部血管造影DAP为(25 929.6±8 302.7)μGy ·m2,DAP为(1 288.8±682.3)mGy;腹部血管造影,DAP为(12 129.7±10 646.1)μGy·m2,ESD为(730.1±584.7)mGy。结论 血管造影受检者所受总累积剂量,冠状动脉造影相对最高,其次是头部血管造影,腹部血管造影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摄影中最佳剂量比的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90例行髋关节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6、7、8倍的剂量比组进行DTS检查,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比设定下所得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3组的表面吸收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6±1.89)mGy、(18.41±11.71)dGy ·cm2、3.03±0.24]、[(5.24±2.76)mGy、(26.99±13.34)dGy ·cm2)、3.60±0.11]、[(6.39±1.75)mGy、(36.96±22.49)dGy ·cm2、3.64±0.0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9.45、139.26, P<0.05),通过3组间两两比较,ESD值和DAP值均是6倍剂量比组<7倍剂量比组<8倍剂量比组.6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其他两组,7倍剂量比组和8倍剂量比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比是决定DTS检查辐射剂量的重要参数,髋关节DTS检查的剂量比设置为7时,可实现低曝光剂量和高图像质量的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两种脊柱全景X射线成像技术对受检者产生的辐射剂量方法 使用仿真体模进行实验,摸索出该体模在日本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17设备Slot scan脊柱全景成像的适宜成像条件,然后在GE Discovery XR650型DR系统上对该体模进行不同曝光条件的DR脊柱全景成像,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两种成像技术的图像进行评分,选择图像质量评分均值最接近的对应成像参数为实验成像参数。将相关成像参数及X射线机信息输入PCXMC 2.0软件,计算受检者脊柱全景成像的器官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结果 Slot scan脊柱全景成像的适宜成像条件为高质量全景成像模式(HQ模式)、SID 150 cm、100 kVp和2 mAs, DR手动曝光模式脊柱全景成像相当图像质量的成像条件为SID 200 cm、100 kVp和3.2 mAs。Slot scan HQ模式、DR手动曝光模式和DR自动曝光模式脊柱全景成像的有效剂量(E)分别为(0.118 7±0.001 4)、(0.084 7±0.000 8)和(0.158 0±0.001 5) mSv,DR手动曝光模式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余2种模式(F=3 007.293,P<0.05);除乳腺以外,DR手动曝光模式的器官剂量均低于Slot scan HQ模式的器官剂量(P<0.05);除甲状腺、食管、肺以外,DR自动曝光模式的器官剂量均高于另外两种成像方式的器官剂量(P<0.05)。结论 两种手动全景成像技术的辐射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合理选择全景成像技术的曝光参数和模式可实现低剂量全景X射线成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扫描方案A组动脉期100 kV,门静脉期120 kV,B组动脉期120 kV,门静脉期100 kV。各组管电流均固定为250 mAs。A组动脉期和B组门静脉期采用IMR,A组门静脉期和B组动脉期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4组图像,包括A1组(动脉期,100 kV,IMR),B1组(动脉期,120 kV,FBP),A2组(门静脉期,120 kV,FBP)以及B2组(门静脉期,100 kV,IMR)。分别比较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 [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 和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图像失真及诊断信心度),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有效剂量A1组较B1组、B2组较A2组明显下降(t=11.05、11.64, P<0.01)。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A1优于B1组、 B2优于A2组(Z=6.391、3.200、6.559、3.409, P<0.01),图像失真和诊断信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噪声A1组低于B1组,B2组低于A2组(t=12.889、15.163, P<0.01),SNR和CNR A1组高于B1组,B2组高于A2组(t=15.458、1.325、15.308、3.136, P<0.01)。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FBP重建相比,低管电压联合IMR重建可显著降低肝脏增强CT的辐射剂量,并提高其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