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28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2篇
中国医学   87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复方刺五加糖浆为我院制剂,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有独特的疗效,亦可用于气管炎扶正、增强免疫力等.方中主要药物刺五加的主要有效成分紫丁香苷(即刺五加苷B),具有抗疲劳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均有影响.[1]为了保证该制剂的有效性,笔者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LPC)法[2]测定复方中紫丁香苷的含量,对其精密度、重现性、样品含量、加样回收率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剌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有关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有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OR=4.21,95%的可信区间(CI值)为(2.29,7.75).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刺五加注射液对冠心痛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且无可靠证据显示该药会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但由于现有研究质量较差,尚需要设计严格、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3.
降纤酶联合刺五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降纤酶、刺五加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进展型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应用降纤酶和刺五加;B组应用复方丹参;C组应用曲克芦丁.降纤酶首次剂量为10 U/d,第2天后改为5 U/d,15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降纤酶联合刺五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且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加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并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进行对比。方法:将69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五加注射液)35例和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34例。在2周治疗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刺五加注射液对心脏神经症的疗效与对照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的疗效相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治疗心脏神经症有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胃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中医药对胃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刺五加皂苷、南蛇藤提取物、左金丸醇提物,三物白散,菝葜、红藤、藤梨根三药联合可有效促进胃黏膜细胞凋亡减少、增殖增加;吴茱萸碱、蛇六谷提取物、通莲汤、人参皂苷、重楼总皂苷、蟾毒灵可有效调控信号传导通路;半夏泻心汤、消痰散结方有改善细胞微环境功能;君子扶正汤和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及灵芝合剂、健脾复方、紫草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粉防己碱、贝母素乙、柳茶水提物、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等可以逆转胃癌多耐药。中医药治疗胃癌实验研究多为套用现代医学模式、低水平重复、多向性、分散研究,创新不足;中西医结合研究较少,中医药与现代研究关联性不足,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选择与中医证候缺乏关联性,未突出中医药理论指导与特色。中医药防治胃癌机制研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适用于刺五加和短梗五加种子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别方法,为二者种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5%分离胶的SDS-PAGE电泳对15个产地的刺五加种子和2个产地的短梗五加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利用Band Scan 5.0软件对蛋白谱带蛋数目、谱带强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7个种子样品共分离出31条清晰的蛋白谱带,其中2种种子的10条共有特征谱带和各自的1条标准特征谱带可作为刺五加和短梗五加种子的标准蛋白图谱。不同产地的刺五加种子蛋白电泳图谱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性。结论:该电泳方法和标准蛋白图谱可作为刺五加及短梗五加种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7.
壳聚糖絮凝法处理刺五加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王剑锋  李慧  张业旺 《中成药》2001,23(10):707-710
目的:采用絮凝剂壳聚糖用于刺五加浸提液的澄清。方法:对絮凝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同醇沉的效果做了比较,做了经济核算。结果:最佳的絮凝条件:壳聚糖加入量为28.6mL/L,温度为30℃,pH为5.36。结论:壳聚糖絮凝法不仅澄清效果很好,而且经济实用,可代替醇沉法用于刺五加提取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2,4-D和培养基对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影响,建立有利于刺五加苷B、E积累的刺五加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将来自同一外植体的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分别诱导增殖或产生次级体胚,HPLC法测定培养物中刺五加苷B、E含量和培养物质量,考察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激素对刺五加苷B、E生产的影响.结果 体细胞胚胎的质量虽略低于愈伤组织的质量,但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能力优于愈伤组织.2,4-D对刺五加苷B、E含量影响较小,仅改变了培养物的质量.MS培养基处理中培养物的刺五加苷B、E产量优于1/2MS培养基.结论 刺五加体外培养物可以生产刺五加苷B、E,其产量取决于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2,4-D浓度.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刺五加种子解除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及酶的变化规律,为打破刺五加种子休眠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考察不同浓度(1,5,10,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刺五加种子,而后进行变温层积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在不同层积时间(0,30,50,80,100,130 d)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水杨酸(SA)含量变化。采用酶标仪全程监测体内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刺五加种子萌发过程中,GA3,IAA,IBA和SA的含量逐渐增大,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小。POD和MDA水平显著下降,CAT和SOD的酶活力显著上升。外源NO可以提高刺五加种子萌发率,缩短种子萌发时间,20 mmol·L~(-1)SNP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为明显,10 mmol·L~(-1)SNP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弱,呈"V"型变化。结论:SNP促进刺五加种子萌发可能通过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和酶的含量,以提高种子内源NO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80.
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功能是清热解毒,消淤散结,常与放、化疗合用,或单独使用,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和抑制作用。我科于2005年9月收治1例使用该药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排稀烂样黑便3月,肠镜结果示:横结肠乳头状腺癌,于2005年9月22日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询问药物过敏史时,诉有酒精过敏史。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第2天予5%葡萄糖500 ml加艾迪注射液(产品批号为20050819,由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 ml静脉滴注,滴速15滴/min,给药5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皮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